2017-2018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课件: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史记 2017-2018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课件:专题六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
- 资源描述:
-
1、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8课 魏公子列传内容索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品读研讨 文本核心后读厚积文本拓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语言积累1.通假字(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_(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同“向”,面向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2.一词多义(1)故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今公子故过之:_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_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_温故而知新:_君安与项伯有故:_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_副词,故意地副词,特意地名词,缘故,原因连词,所以名词,旧的知识名词,老交情,旧交情副
2、词,过去,从前(2)过愿枉车骑过之:_行过夷门,见侯生:_且尔言过矣: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动词,拜访,探望动词,经过动词,犯错副词,过于动词,责备名词,错误,过失(3)除赵王扫除自迎:_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_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_名词,台阶动词,整理,修治动词,授官乃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_臣乃市井鼓刀屠者:_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家祭无忘告乃翁:_3.虚词归纳副词,才动词,是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代词,你的4.古今异义词(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古义:_今义:_(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古义:_今义:_(3
3、)过客以观公子古义:_今义:_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有德行的人。年纪大辈分高的人;年高有德的人。拜访客人。过路的客人;旅客。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仁而下士:_(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3)椎杀晋鄙:_(4)皆谦而礼交之:_(5)北救赵而西却秦:_(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_名词作动词,居于下名词作动词,藏在衣袖里名词作状语,用锤子名词作状语,按礼节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功劳(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_(8)公子从车骑,虚左:_(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_(10)北救赵而西却秦:_(11)侯生乃屏人间语:_
4、(12)能急人之困:_动词作名词,救兵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带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使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避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着急(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_(14)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_(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_(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17)公子从车骑,虚左:_(18)公子怪之:_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怒形容词作名词,急事 形容词作动词,傲慢地对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_(2)此五霸之伐也。_(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_(4)留军壁邺
5、。_(5)而如姬最幸。_判断句判断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被动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译文:_(2)请救于魏。译文:_(3)何功之有哉?译文:_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向魏国请求救兵。那会有什么成效呢?(4)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译文:_(5)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译文:_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同(公子)一道(前往)。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背景展示公元前277年,魏安釐王即位。他为了牵制已在魏国从政十几年、政治实力雄厚的孟尝君田文,就把自己的弟弟魏无忌封在信陵,因而魏无忌被称为信陵君。华阳一战,田文失势,
6、信陵君逐渐取代了田文在魏国的地位,成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邯郸大捷后,尽管魏安釐王原谅了他窃符矫杀晋鄙的罪过,但他一直留在赵国,十年没有回去过。知人论世战国时的“士”阶层战国时代出现了“士”这样一个特殊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生存;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在战国时代起着超乎寻常的作用,甚至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这些“士”多投奔到权贵的门下来谋生,故被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7、他们都收养了几千名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四人之中,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人,因此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多。文化常识名言警句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品读研讨文本核心1.脉络梳理整体把握邯郸被困,十万火急魏王害怕,不敢出兵要与客往赴秦军侯生献计,盗得兵符杀死晋鄙,解救赵国魏公子 窃符救赵列传礼贤下士,政治、军事取得成功2.初读感知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描写了信陵君哪些高尚品格。答案答案礼贤下士、急人之难、救人之危、仁爱思想。1.如何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试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要点突破答案2.为什么侯嬴一
8、开始不直接把计策告诉信陵君?答案答案这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方案事关重大,既关系到人家骨肉兄弟之间的感情,又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轻易说出。当时公子情绪可能很激动,或许他未必采纳。他想让公子冷静下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侯生对公子很了解,他料定公子会返回询问对策,待公子回来,火候已到,他才和盘托出。另一种观点: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高深。3.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答案答案从文字蕴含的相关信息“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看,主要是怕公子因仁爱而不忍心对晋鄙这位无辜的“嚄唶宿将”下手,以使整个计划破产;他要以死来激励公子,坚定公子杀晋鄙夺兵权的信念,这正是“士为知己者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202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