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类型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件: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3028
  • 上传时间:2025-11-05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52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件:16孔雀东南飞并序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 课件 16 孔雀东南飞
    资源描述:

    1、16 孔雀东南飞(并序)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文本总结书香晨读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领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译文】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领悟】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本文选自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其父徐摛,是梁代有影响的诗人。徐

    2、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八岁属文,十二岁通老庄义”。徐陵是南朝梁、陈间有名的诗人、骈文作家。他的诗多为艳体与应制之作,追求词藻,讲究对仗。因他早年与庾肩吾、庾信父子出入萧纲东宫,诗风相近,时人称为“徐庾体”。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徐陵的骈文在梁末和陈代影响甚大,很多公文都出自他之手,被称为一代文宗。今存徐孝穆集六卷和玉台新咏十卷。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继诗经楚辞之后重要的诗歌总集。全书收诗七百六十九篇,除第九卷中的越人歌相传写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汉代至梁代的诗作,而以南朝诗歌为主。成书年代大体在梁代末年。2.背景解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

    3、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是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刘兰芝被休后拒婚不嫁,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二人双双殉情。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后南朝陈徐陵编写玉台新咏,录入此诗。3.备用知识乐 府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昌盛,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采集民歌,有大量演奏“俗乐”、传习民歌的乐工。汉武帝时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作乐府,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训

    4、练乐工、采集歌辞和民歌。后来“乐府”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乐府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封建贵族文人所写的颂歌,是统治阶级祭祀时的乐章,为帝王歌功颂德,祈福求寿,内容空虚,没什么价值;另一部分是从民间采集的歌辞,即汉乐府民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并且形式自由,句法参差,语言生动形象、质朴精练,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叙事和抒情相互结合,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了西汉诗歌的最高成就,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二、基础积累1.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2)箱帘六七十()(3)蒲苇纫如丝()(4)府吏见丁宁()

    5、(5)奄奄黄昏后()答案:(1)“取”通“娶”,娶妻(2)“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3)“纫”通“韧”,柔韧牢固(4)“丁宁”通“叮咛”,嘱咐(5)“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2.一词多义答案:(1)介词,被,读wi 作为,成为,读wi 作,写,读wi 是,读wi 介词,替,给,读wi 算,算作,读wi 介词,为了,读wi答案:(2)副词,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相貌,读xin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 指代兰芝,可译作“我”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指代兰芝,可译作“你”指代仲卿,可译作“你”指代仲卿,可译作“他”指代媒人,可译作“他”指代

    6、媒人,可译作“你”答案:(3)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派 送(4)用 施与(5)副词,又,再 双层的,夹层的 回答,答复答案:(6)副词,当,必定 相会,聚会(7)制作,制造 劳作 作为 做,成为 做出(8)(织成一匹)截下来 回绝3.词类活用答案:(1)“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4)“市”,名词用作动词,买(5)“煎”,使动用法,使煎熬(6)“荣”,使动用法,使荣耀4.古今异义答案:(1)可爱(2)遵守府里的规则(3)自作主张(4)教养 答案:(5)使唤(6)诚挚(7)处置(8)吉利答案:(9)迎接(10)麻烦(11)交

    7、错答案:(12)一起过日子(13)做官的人(14)无论如何5.特殊句式(1)汝是大家子()(2)知是故人来()(3)又非君所详()(4)仕宦于台阁()(5)自缢于庭树()(6)会不相从许()(7)嬉戏莫相忘()(8)誓天不相负()(9)为仲卿母所遣()(10)渐见愁煎迫()(11)徘徊庭树下()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判断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5)介词结构后置句(6)宾语前置句(7)宾语前置句(8)宾语前置句(9)被动句(10)被动句(11)省略句,“徘徊”后省略介词“于”6.名句默写(1)孔雀东南飞,。(2)君当作磐石,蒲苇纫如丝,。(3)结发同枕席,。(4)时时为安慰,!(5

    8、),二情同依依。(6)生人作死别,?(7)奄奄黄昏后,。(8)揽裙脱丝履,。(9)徘徊庭树下,。(10),左右种梧桐。(11),叶叶相交通。(12)仰头相向鸣,。(13)多谢后世人,!答案:(1)五里一徘徊(2)妾当作蒲苇 磐石无转移(3)黄泉共为友(4)久久莫相忘(5)举手长劳劳(6)恨恨那可论(7)寂寂人定初(8)举身赴清池(9)自挂东南枝(10)东西植松柏(11)枝枝相覆盖(12)夜夜达五更(13)戒之慎勿忘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一、整体把握二、文本研读1.【对应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读完后简单概括故事情节。参考答案:开端:从“十三能织素”至“及时相遣归”兰

    9、芝被遣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再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2.【对应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仲卿送别兰芝的场景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性格?参考答案:“下马入车中”的动作,体现了仲卿对兰芝的体贴;“低头共耳语”不仅仅是宽慰,更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誓言!焦仲卿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反抗,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与兰芝别离,还存在着重聚的幻想,这又表现了他性格中天真的一面。3.【对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本文中写刘兰芝时,为了充分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采用

    10、了铺陈的手法,铺陈得酣畅淋漓。请找出文中有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参考答案:(1)两次罗列刘兰芝的成长过程纵向铺陈,能让人感受到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养,才艺、品德随年岁而逐增。印证“自诉”的真实性,强化其良好修养;对焦母的蛮横无理给予批判。(2)遣归前的精心打扮横向铺陈,突出其外表的美丽,表现她虽受屈辱、遭遇不幸却镇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强性格;同时,也是对扼杀“精妙世无双”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有力谴责。(3)太守府的迎娶场面既显示了兰芝的身价,又表现了兰芝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的高贵品质;同时,又与“生人作死别”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加浓了故事的悲剧气氛。4.【对应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

    11、技巧】焦刘合葬,鸳鸯和鸣,使全诗充满了怎样的色彩?参考答案:使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松柏”“梧桐”都属良木。“鸳鸯”鸟多成双成对生活,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是幸福美满婚姻的象征。作者以乐衬哀,表现了作者对刘兰芝、焦仲卿二人忠贞爱情的肯定与赞颂。5.【对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主人公刘、焦两人的性格差异较大,试从不同层面加以简单概括总结。参考答案:对未来的预想刘:对命运、前途有清醒认识,有准确的预见力。焦:等待、幻想。别后重逢时刘:通情达理。焦:讥讽、责难,且无所作为。殉情场面刘:义无反顾、干净果决。焦:迟疑徘徊、拖泥带水。参考答案:刘兰芝,她美丽、勤劳、有教养、善良、忠于爱情

    12、。她与焦仲卿被焦母拆散,分手时向焦仲卿表明自己的意愿:“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在被哥哥逼迫而无退路时,毅然以死殉情。更突出的是,她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她性格倔强,决不向恶势力低头。面对焦母的无理刁难,她没有委曲求全,而是主动请归,“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在被逼迫得无退路时,毅然以死殉情。氓以叙述为主线,用的是倒叙手法,从恋爱写到被弃回家。女主人公的感情发展往往中断叙述顺序。例如当她讲到自己对氓的热恋时,她就立即中止叙述,抒发她的悔恨之情。讲到最气愤的时候,就骂上几句,发些感慨,然后再说下去。从女主人公自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性格:清纯、多情、天真、容易轻信。结

    13、婚以后,她发现丈夫对爱情不专,并且凶暴地虐待自己,从痛苦的生活中得出教训,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6.【对应考点: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刘兰芝与氓诗女主人公的爱情都是悲剧,她们在悲剧中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思路提示一:刘兰芝没有给焦家生下儿子。在封建社会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课文中“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看,虽在时间上有些夸张之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兰芝娶进焦家已有几年时间,课文没有兰芝生儿子的叙述,而且从文中还可以看到,焦家只有这一个儿子,焦家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焦仲卿一个人身上,所以这个问题显

    14、得尤为重要,从焦母决绝的态度也可以体会到,驱遣兰芝没有商量的余地,是因为触到她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上。三、探究争鸣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善良,按理说应当得到婆婆的喜爱,为什么刘母不但不喜欢这个儿媳,反而横加指责,甚至决绝地逼迫焦仲卿休妻,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思路提示二:是因为刘兰芝、焦仲卿感情太好。刘兰芝、焦仲卿感情太好,以致双双殉情,显示了他们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当时的“妇道”以封建儒家礼教为标准。他们这太深厚的感情使焦母感到失落,以致引起了焦母的不满。从文中看,兰芝没有公公,在那个社会中孤儿寡母生活是艰难的,可以想见,焦母是怎样含辛茹苦地把焦仲卿拉扯大,是怎样把全部的感情、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

    15、这唯一的儿子身上。儿子结了婚,与妻子卿卿我我、柔情蜜意,不自觉中焦母感到失落,觉得是媳妇夺走了儿子,当然迁怒于兰芝,把怨气都洒在兰芝身上,兰芝虽外表柔弱,但内心刚强,虽对婆婆表面顺从,内心是不屈服的,这一点从她的自请遣归完全可以看出来,兰芝的刚强更惹怒了焦母,因此焦母对兰芝态度之决绝也就可想而知了。思路提示三:以上方面兼而有之。答案:诗歌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四、主旨归纳本文和南北朝的木兰辞被称为乐府

    16、双璧,叙事诗的形式和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试对本文的主旨加以概括。文本总结巩固学习一、技法归纳1.运用多种手法,突显民族特色首先,从序曲和尾声看,本诗以孔雀徘徊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结尾“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又有民间说唱文学的痕迹。其次,从铺陈看,诗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后文作铺垫。兰芝离开焦家时有一段精致的铺陈:“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

    17、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装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尽善尽美。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此外,诗中采用了一系列精彩的比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句话与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是一致而连贯的,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之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同样的比喻重复出自仲卿之口:“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由于误会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作用。这也是民歌的表现手法之一。2.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全诗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用大量的人物

    18、对话,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用兰芝夫妇的誓言表现两人对爱情的坚贞,用仲卿母子的对话,表现焦母对儿子的爱和对兰芝的恨等。诗人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在兰芝和焦母的矛盾中表现兰芝的善良和坚强及焦母的专横,在仲卿与母亲的矛盾中表现仲卿的软弱和焦母的跋扈,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展示,刘兰芝、焦仲卿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3.精妙的结构艺术(1)双线结构,交替发展诗篇的全部叙事是以仲卿、兰芝与封建家长的矛盾、冲突和他们两人间的感情纠葛组织起来的。这是两条主要的线。这两条线交替发展,使诗篇的结构显得非常严整。(2)穿插巧妙,繁简得宜诗篇在相当整饬的布局中做了一些巧妙的穿

    19、插。如写兰芝辞别焦母之后,插入了与小姑的告别。兰芝告别小姑时,“泪落连珠子”,与辞母的情景形成对照。兰芝对小姑讲了一些感情真挚的话,可见姑嫂间平日亲密的关系。这一插曲很好地表现了兰芝善良,温柔的性格。(3)前后呼应,互为映衬诗篇有许多地方前后呼应,起了很好的映衬作用。如开头和结尾都借鸟以为比兴,分别写徘徊留恋的孔雀和永不分离的鸳鸯,渲染了悲剧的气氛,象征性地概括了全文。再如在开头两句比兴后,诗篇写兰芝自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而当兰芝回到娘家,其母又复述了这几句话。一呼一应,强调了兰芝德才兼备,完全符合当时对从事家庭劳役的妇女的全面要求。可是她竟然被休弃了。说明了她是无辜的,蒙受了不白之

    20、冤。二、微型写作本文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请以语言描写为主要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作示例:“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我能不高兴吗?”同学们顿时哄笑起来。张丽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

    21、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三、素材积累1.美与悲的结合孔雀东南飞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曲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极富感染力的爱情悲剧,最后幻化成极富浪漫主义的“双飞鸟”这对追求人身自由与爱情幸福的男女主人公,以他们的真情与勇敢紧紧地将读者的心弦扣住,不仅让人欣赏“有价值的东西”的美,还让人忍受爱情这“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痛苦。兰芝、仲卿为追求

    22、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也就是为追求幸福人生而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足以说明刘兰芝、焦仲卿为婚姻爱情自由而死的伟大意义及其价值。适用话题:“尊严”“价值”“自由”“悲剧美”等。2.“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纵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语的搪塞还是应时应景的做作,着实让人揪心地感叹、羡慕了一番。而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贞与圣洁。一对这么恩爱的青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离去了,一

    23、段这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很年轻,却走得那么仓促、那么凄婉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他们用生命写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适用话题:“爱情”“忠贞”“反抗”“罪恶”“人性的光辉”“承诺”“压迫与反抗”等。3.爱情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义,有的人或许一见钟情,瞬间产生爱情,有的人或许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而产生爱念,还有一些人曾经幻想爱情是产生在浪漫的邂逅、或者是印象深刻而有意义的事件背后。爱情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发生变化。18岁的爱情是梦幻而又坚定的小说故事,山盟海誓的诺言就是爱情;20岁的爱情是朗朗爽口的小品,华而不实、甜言蜜语就是爱情;25岁的爱情是充满期待的电影,情节曲折,总是向往自己就是电影当中的公主,有几分期待和几分现实但是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的爱情观点,走向现实的心态是被生活化了,物质需求和精神虚荣往往都成了爱情的直接因素。有没有感觉、有没有心动的冲动都已经不再重要,感情可以用金钱上、物质来替代。被现实化被社会化,有的人或许说是没有立场,没有坚持的信念。是的,在很多时候自己的选择是有限的,自己是没有机会去理想化的。不需要无限的感慨,也没有无限的宣泄,如果有机会,我想一定会去圆一个埋藏多年爱的信念!适用话题:“永恒追求”“保持纯真”“善变的爱”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件: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302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