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1课 桃花源记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 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学习准备: 一、背诵、默写全文。翻译全文。 二、解释重点词。归纳词类活用、通假字、重点句式、成语。1桃花源记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 欲穷其林() 欣然规往() 诣太守() 寻病终( ) 落英缤纷( ) 才通人( ) 屋舍俨
2、然( )阡陌交通( )皆叹惋( ) 便扶向路( ) 寻向所志( )4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今义:问题探究: 1、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表现在哪里?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其次是桃源中人奇。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
3、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2文章层层设疑的写法如何理解?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图景。可是后来出而复寻,做好的标记全部消失,桃源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又“
4、未果”而“病终”。这种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3、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什么寄托?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4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是什么? 作者理想的实质,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和平生活;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作者这一社
5、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这种省略方式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明净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杂质)。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指上文所说,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
6、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我的收获:课堂检测:一、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二、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4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不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0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课《我要快快长大》|北京版(2016)1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