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咬文嚼字二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咬文嚼字二 2018 年秋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件 咬文嚼字
- 资源描述:
-
1、8咬文嚼字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这也是我们现在读书所倡导的方法。可是朱光潜先生却偏偏说读书需要咬文嚼字。这样“逆天下之大不韪”,到底是何道理?我们还是来欣赏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看看朱先生是如何阐释的。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代表作:谈美书简 文艺心理学论诗等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
2、特色。解放以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分析思路:从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1-5)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6-7)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8)郭沫若改字(句式改变)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贾岛推敲(意境改变)善用联想意反对“套板”反应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提炼作者观点,找出中心论点。1.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
3、松的谨严。(第三段)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4.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点拨:nn 第1、2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3、4、5段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6、7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可见,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