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训练题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古诗文 复习 训练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训练题及答案初三级(下)古诗文考试试卷(100分)一基础。(30分)1默写古诗文。(10分)(1)“_,白露为霜。_,在水一方”(诗经·蒹蒹(2)崔颢黄鹤楼描绘出黄鹤楼晴日里美妙的景观的句子是“_”(3)面对金融危机,只要我们敢于直面现实,具有“_。”的信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想要建功立业的词句是“_,_。”(5)云横秦岭家何在?_。知汝远来应有意,_。(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塞下秋来风景异 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
2、火C晓畅军事/家喻户晓症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顾之忧3仿照句式,写两个句子。(4分)一粒种子,可以悄无声息地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块煤炭,_。一个人,_。4综合性活动。(7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1)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_(2)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3分)活动主题:_活动目的:_活动方式(两项以上)_5.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1)
3、(2)题。(5分)【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2分)(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
4、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3分)二、课内文段阅读(一)(20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自 自富阳至桐庐 B从 从流飘荡自非亭午夜分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 猿则百叫无绝 D日 有时见日空谷
5、传响,哀转久绝 日光下澈2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天山共色( ) 一百许里( ) 互相轩邈( ) 窥谷忘反( )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4分)(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
6、春天山中热闹景象。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你怎么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_(4分)6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分)两岸连山无阙处, 石潭上竹树环合,(二)(24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7、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2分)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4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伤先帝之明 C、悉以咨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8、诸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7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临危委重任和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4分)8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2分)(三)(16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__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