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岗区龙城 高级中学 2021 届高三 上学 第四 周周 语文试卷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21届高三语文周测考试说明:满分84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把嗅觉转化成
2、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3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宋刘子翚海棠花)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元杨维桢燕子辞)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读 史 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3、下列对这首诗的
3、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4、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6、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四、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获得粮食不易,粮食是立命之需,生存之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不怎么爱惜粮食。有的说:“现在食物这么充裕,点餐点多了没吃完,
5、没什么大惊小怪!”有的说:“食物的钱我都付过了,没吃完,我愿意!”也有的说:“节约节约,朋友都觉得我小气,亲友聚会不豪气不阔气,要知道,国人也有好客的传统!”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爱惜粮食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麦田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届高三语文周测答案1、C-【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
6、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2、D-【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只有D项与“雨香飞燕促”一样,都是通过“通感移觉”才获得的香味。3、B4、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7、。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5、D6、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读史诗歌赏析: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人可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啊,而他们的事迹最后会由谁来记载呢?当时的人尚且难以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不准确,后世更是众说纷纭,看不清历史真相了。史书上流传下来的也有糟粕,记录下历史事实就如同绘画之中画出人物之精神一般难。有限的记载怎能把古代圣贤的思想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而总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5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河北专题)习题讲评课件:专题八 古诗词鉴赏(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