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贵港市 平南县 上渡镇 大成 初级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综合 检测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5单元检测题 班别:_; 姓名:_ (训练时间: 60分钟,赋分6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默写:(6分)浮云游子意,_。挥手自兹去,_。(送友人李白)_,幽径独行迷(鲁山山行梅尧臣)谁道人生无再少?_!_。(浣溪沙苏轼)僵卧孤村不自哀,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俨然(yn) 便要还家(yo) 洗濯(zhi) B.垂髫(tio) 幽咽(y) 逾越(y)C.鸿儒(r) 案牍(d) 诣(y)太守 D.亵玩(xi) 老妪(y) 选贤与能(j)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详细) B
2、.芳草鲜美 (鲜美:味道好)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 D.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4.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 )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花之君子 D能以径寸之木 5.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6.选出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2分)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
3、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7.古今异义词辨析。(2分)无论魏晋 古义:_ 今义: _ 阡陌交通 古义:_ 今义: _ 二、课文阅读:(42分) (一)桃花源记(14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4、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 桃花源记选自_,作者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的_也反映了_。(4分)9. 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5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5、()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0. 翻译句子。(2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代表着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有哪些令人向往的地方?(3分) (二)爱莲说(11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4分)(1)可爱者甚蕃 蕃:_ (2)濯清涟而不妖 濯:_(3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9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