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1课伶官传序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1课伶官传序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课件 21 课伶官传序
- 资源描述:
-
1、第21课 伶官传序临江仙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赏析】这首词抒写闺怨,笔致独特。上片由景及人,由柳外轻雷、池上疏雨、雨滴碎荷、小楼西角、一弯断虹等独特景致,引出在妆楼上闻雷听雨之女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她正凭栏倚望,直待到月亮宛宛而现。下片更重以细节描写烘托思妇闺情,那女子不愿那成双成对的燕子窥见她心中的寂寞,只能独倚阑干,人归帘下。结以钗横枕畔,更绘出静夜漫漫,伊人不寐的情状。全词虽未着一“思”一“怨”之词,但句句含思妇缱绻之情,含蓄温丽,意境幽美。作者介绍生平欧阳修(1007
2、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作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评价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书编撰和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北宋文坛泰斗。在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中,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第一人。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3、。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背景解读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诗文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序言,也不同于赠序,它和六国论一样都属于史论,通过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
4、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纳出道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知识链接人为之事,人力,文中指政治上的得失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做,投身到(事业中去)心情,气势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名词,怨恨,仇恨动词,遗憾动词,推究副词,本来名词,根本动词,归顺动词,去往动词,归还动词,回去动词,归向动词,衰亡动词,衰颓读shng,形容词,昂扬读chng,动词,装着读shng,形容词,兴盛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的原因介词,用连词,和动词,给语气词,通“欤”动词,参加形容词,容易动词,改变动词,交换动词,禀告动词,告诉动词,告慰名词作动词,订盟约名词作
5、状语,向前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动词作名词,成功的消息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形容词作动词,作乱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推究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形容词作名词,有谋有勇的人物4文言句式(1)梁,吾仇也(_)(2)此三者,吾遗恨也(_)(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4)而告以成功(_)(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_)(6)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则”前省略主语“庄宗”,“庙”前省略“于”状语后置句,应为“而以成功告”被动句,“为”表被动被动句,“于”表被动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_【答案】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盛衰由人的
6、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作者得出的结论有三:国家成败兴衰“皆自于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主旨归纳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1论说文中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试举例分析本文是如何用史实来证明论点的。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提示:结合文章内容作答。_【答案】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7、”接着,作者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在叙述庄宗的史实时,写了晋王与梁、燕、契丹的交恶,写了晋王的临终遗言,写了庄宗灭燕、梁之事,写了庄宗被伶人所围,“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之事。这些事,按时间顺序叙述,按“成”和“败”安排,证明了“成”也由人,“败”也由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盛和衰都是由于人事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2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述事理的?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表达技巧。提示:结合文本的内容及正反对比手法作答。_【答案】全文通过把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第一、二段“盛、衰”“得、失”并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026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