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必修5课件:4-单元核心素养讲座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必修5课件:4-单元核心素养讲座 2019 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必修 课件 单元 核心 素养 讲座
- 资源描述:
-
1、单元核心素养讲座第四单元单元课文精彩提炼 一、古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古今文人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覆盖了包罗万象的文化知识,而且蕴涵了深入浅出的自然哲理、社会哲理和人文哲理,也还渗透着陶冶人们精神情操的圣哲菁华,因此,我们多了解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无论是从中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还是从古诗文阅读应试角度来看,掌握一定的古文化知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材回扣:古代的位次及称谓1.古代位次(1)从官职角度:古代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2)从车骑角度: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
2、虚左,自迎夷门侯生”。(3)从室内角度: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如“项王、项伯东向坐”。(4)从堂上座位角度: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5)从四面环坐角度:由尊到卑,依次排列。其次序是:西北南东。2.古代称谓(1)直称姓名:如张良是时从沛公。(2)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3)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4)称谥号:如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5)称斋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6)称籍贯:如称王安石为王临川。(7)称郡望:如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8)称官名:如白居易称江州司马。(9)谦称:表
3、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鄙、敝、卑、窃、臣、仆等。古代帝王的自谦辞有孤、寡人、不。古代官吏的自谦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一般人自称为不才、不佞、不肖。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是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如寒舍、舍妹等。(10)敬称: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对臣官的敬称是麾下(指将帅)。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称谓前面加“先”,表示
4、已去世,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二、典题体验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善天下”的表现。B.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如“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景帝)的年号
5、。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D.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拜、授、除”是授予官职,“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进”是升官,“谪、迁谪、左迁”是降官,“罢、黜、夺、免”是解除官职。【点拨】一些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明朝之前很多皇帝有几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答案:B(一)官职的升迁授夺1.官吏选拔的术语(1)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
6、关系世代传承。(2)察举制:汉代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科,叫察举。(3)科举制,创于隋代,成形于唐代,发展完备于宋代,衰落于清代末年,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明代以后考试程序又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前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4)除此以外,还有纳赀、军功、郎选、恩荫等途径。2.授官的术语(1)征:皇帝特征、聘召人才。(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向上举荐。(3)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4)授:授予官职,任命。(5)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6)拜:
7、用一定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7)赠:用于追封已故者。(8)起复:官吏守孝未满或降职后重新起用。3.升官的术语(1)擢:由选拔而提升。(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3)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4)升:官职得到提拔。(5)超迁(擢):破格升官。4.贬官的术语(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3)黜:罢免官职。(4)罢:罢免、停职。(5)免:免除官职。(6)夺:罢官免职。(7)褫:撤职查办。(8)左迁:降职。(9)窜(逐):放逐。(10)出官:一般为由京官调任地方官。5.调动的术语(1)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2)迁:改任,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3
8、)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4)调:调动、调迁。(5)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6)出:指出京受任。(7)放:也指京官调任外地。6.兼职的术语(1)领:以本官兼较低职。(2)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3)权:临时代职。(4)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5)署:暂任、代理官职。7.到任、离任的术语(1)新(始)视事:刚刚到任。(2)下车:官吏初到任。(3)秩满:官吏任期届满。(4)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5)归田:辞官还乡。8.考核的术语(1)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2)课试:考查、考核。(3)考绩:考核官吏的政绩。(4)考功:考核业绩。9.辞官术语(1)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乡下孩子_冀教版 (共2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