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课件:第五单元 11 谏逐客书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课件:第五单元 11谏逐客书 2020 2021 学年 新教材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下册 课件 第五 单元 11 逐客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11 谏逐客书预 习 梳 理 与 积 累研 习 讨 论 与 鉴 赏练 习 思 考 与 运 用预习助读【认识作者】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荀子的弟子。李斯战国末入秦为客卿。在秦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制定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坚持主张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篆统一文字,制定法律,统一车轨、度量衡制度与货币。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后为赵高所陷害,被腰斩于市。李斯在文学上以散文见长。其文上承战国荀卿,下启西汉邹阳、枚乘,不仅布局谋篇构思严密,而且设喻说理纵横驰骋,既重质实,又饶文采,往往文质互生,在秦代文坛上一枝独
2、秀。【了解背景】本文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所谓“客卿”,是对在秦国做官的别国人的称呼。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公元前246年,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国力,使其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被其说服,允许郑国完成了修渠工程。然而,这件事被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宗室贵族所利用,这些人挑唆秦王说客卿入秦是别有用心,应当全都赶走。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写下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始皇不要逐客。文章从秦国“跨海内、制诸侯”、一统天
3、下的高度立论,从维护秦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反复阐明逐客之过,理足辞雄,情词恳切,最终说服秦王,使其收回成命。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重要实词(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4)古今异义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5)重要虚词3.特殊句式(1)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介词结构后置 )(2)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被动句 )(3)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判断句 )4.记诵有关名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问题研讨【任务一】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1.本文的中心论
4、点是什么?参考答案: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为论证论点,文章第1段列举了哪些史实?参考答案: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诸侯亲服;惠王用张仪之计,四面扩张,以横破纵,(六国)西面事秦;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使秦成帝业。3.第2段中作者列举秦王所重之物有何用意?参考答案:首先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与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作对比,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国“跨海内、制诸侯”、一统天下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因此逐客是错误的。4.文章最后一段是如何收束
5、全文的?参考答案:最后一段总收全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点明“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错误;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呼应第1段,指出“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的不当做法;第三,“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照应第3段,阐明逐客对秦之害,也击中了秦王的要害。【任务二】分析论证方法,赏析语言特点1.举例分析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参考答案:如第2段,极力铺陈秦王对珍宝、美色、音乐十分喜爱,但对人才不够重视,“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对比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6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