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标通用课件:专题7 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标通用课件:专题7 第1讲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020 高考 语文 二轮 通用 课件 专题 鉴赏 诗歌 语言 表达 技巧
- 资源描述:
-
1、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备考的难点,是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熟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各种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其次,要根据具体试题筛选出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用规范的语言组织答案。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3-一、(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2、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4-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不是“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3、,而是“远望田埂笔直如线,一片清水粼粼闪光”。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5-2.诗歌语言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
4、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稳;整首诗歌用语雅丽。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7-二、(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
5、首唐诗,完成第12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8-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B解析:B项,诗人不是“接受生活贫穷的
6、命运”,在诗中“穷”是“困厄、不得志”的意思,“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课前试做自我诊断-9-2.诗歌语言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是诗人的想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认为,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柳丝迢迢,迎风招展。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专题
7、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0-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热点突破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1-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参考答案:
8、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解析:这道题问“是怎样描写野泊之景的”,需要从表达方式中的写景手法考虑。“斗柄阑干洞庭野”属于静景,也是视觉;“角声凄断岳阳城”属于动景,也是听觉。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2-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怎样得满分高考怎么考常见的设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方式写景(抒情)?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是怎样表现的?诗人是怎样抒发
9、感情的?有何效果?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3-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如何解题1.审题干,明确方向。近年来考查表达方式的试题,一般不直接提问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所以,要从题干中审出其命题意图。与景物有关的提问,一般要答描写手法,如上题题干“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之景的?请简要分析”,与写景有关,所以要从描写手法的角度答题。与情感有关的提问,要答抒情方式。2.读诗句,确定手法。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诗词鉴赏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描写手法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
10、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明暗结合等。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具体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我要这样答答题时应包括三个要点:正确指出所用表达方式(明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阐运用);分析表达效果(析效果)。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5-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对点训练(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
11、面的题目。北来人二首刘克庄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做简要分析。专题七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热点突破满分方略-1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参考答案: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做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8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1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太阳》冬天.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