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同步课件: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同步课件:第五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2021
- 资源描述:
-
1、第五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学习目标学法提示1.掌握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功绩,感受他的人格力量。2.赏析作品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学习目标学法提示1.关于马克思的生平及其从事革命事业的书不少,可以自己找来读读,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掌握一些马克思青少年时代的故事,引起阅读的兴趣。2.结合本文掌握评传的一般特点。本文对传主马克思事迹特别是著作有较多的评述,叙述与议论结合,比较清楚地体现了评传的特点。明确这点,对阅读会大有帮助。3.通读文章,了解马克思为实现
2、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思想建设和相关的革命活动的艰难过程,把注意力放在对马克思革命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描写上。4.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至今犹在,了解这位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感悟他的人格魅力是很有必要的。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学习目标学法提示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海因里斯格姆科夫是一位生活于20世纪的学者,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研究者。著有马克思传恩格斯传等。他是德国进步学者,长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著作,并对革命导师怀有无限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写下了这部
3、马克思传。全书阐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生动地描述了他与恩格斯的真挚友谊、他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联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用犀利的语言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产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把人异化成“商品”的本质。提出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没有阶级对立、每个人都“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地成为人类文化精品的组成部分。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
4、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注字音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2.写汉字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解词语(1)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2)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事不宜迟”,“事不宜迟”强调“事情不应该拖延,要抓紧时间去做”。(3)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
5、词语是“千人一面”。“千人一面”比喻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含有讽刺意。(4)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不可理喻”。“不可理喻”更多地强调“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5)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焚膏继晷”。两词都强调学习、工作勤奋,但是“孜孜不倦”强调勤勉,“焚膏继晷”强调“夜以继日,接连不断”。(7)饥肠辘辘
6、:形容非常饥饿。误区警示:注意“辘”字的写法。不要误写为“漉”。(8)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9)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10)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11)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12)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辨近义(1)考查考察辨析:两者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
7、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适用对象有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事物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适用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有时也可以是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例句:“自强计划”考生单独命题,旨在更好地结合贫困地区考生的教育背景,考查他们的自强精神和发展潜质。埃及环境部长坐着直升机在尼罗河三角洲考察秸秆焚烧情况,发誓要彻底扭转埃及农村的这个恶习。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高考近义实词的辨析方法首 页
8、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必需必须辨析:两者都有“一定要”之意。“必需”是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多作定语。“必须”是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可以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位于主语前面。例句: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
9、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赫然在目历历在目辨析:两者都有“出现在眼前”的意思。“赫然在目”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强调“突然”。“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强调“清楚”。例句:记者点击查看考试档案,发现集团军党委常委的成绩赫然在目。还真是网上考得真,场上练得实。数数指头,已经在边防一线度过了400个日日夜夜,半年前写家书的情景,至今也历历在目。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
10、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袖手旁观拭目以待辨析:两者都有“看”的意思。“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拭目以待”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前者侧重于漠不关心,多含贬义;后者侧重于殷切盼望。例句:品位高的城市,对弱者的苦难不会熟视无睹、袖手旁观,而是在扶危济困的过程中,寻求心灵的安逸。该剧以新鲜的内容、紧凑的剧情和演员们出色的演技,在首播结束后得到了一致好评。接下来的剧情将如何发展,是否能继续保持观众们的好评,让人拭目以待。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
11、文脉图解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叙述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革命经历、两部著作和三次论战,突出表现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赞美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崇高人格。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一】探究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功绩,感悟其人格力量1.阅读选文,试从理论创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总结马克思对革命的主要贡献。提示:理论创建方面的主要贡献:1846年5月,和恩格斯共同撰写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3月,批判魏
12、特林空想共产主义思想。1847年1月至6月,从事反蒲鲁东论的著述。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革命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1846年2月,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年初,加入正义者同盟。1847年夏,召开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为大会拟定新的章程。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847年8月,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部和区部。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1847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德意志工人协会。马克思加入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当选为协会副主席。1847年11月28日12月8日左右,参加在
13、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一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怎样的书,有什么样的意义。提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论战性著作,它既和当时盛行于德国的唯心主义的各种流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也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弱点,从中汲取营养,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夺取政权。这部著作的问世,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基本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并且科学地阐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
14、3.根据课文材料,总结共产主义同盟成立的主要经过。提示: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根本改造的基础上建立。正义者同盟是19世纪30年代成立的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秘密革命组织,1847年初,正义者同盟派莫尔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决定按他们的主张改组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章程,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同年11月29日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审查并批准章程,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
15、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4.阅读选文,你在马克思身上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提示:(1)学习马克思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的奉献精神。(2)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并能为之苦苦求索。(3)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善于分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4)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5)勇于推销自己。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二】赏析本文语言,把握本文
16、写作特色1.本文重点突出、评点精当。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将叙述与评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提示:本文主要记述了马克思考察英国工人运动,发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对各种错误观念,加入正义者同盟及布鲁塞尔的民主协会,在报纸上传播思想,筹备召开第一、二次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等事件。这些史实材料作者均按照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下来,没有加入作者的想象和推测,材料严谨,叙述恰当。作者在叙述这些史实的同时,又及时地加入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两部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做了大篇幅的评述。作者对其评述,一是概述马克思的理论内容、评价其重大意义,二是热情颂扬马克思。作者在叙述马克思革命实践的同时加入
17、对这些活动的评述,不仅使叙与评紧密结合,使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与思想建设有机统一,也暗含了作者对马克思卓越贡献的钦佩和颂扬。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提示:(1)用词准确。如“由于布鲁塞尔的警察局迫使马克思保证不在比利时发表任何有关当前政治问题的意见,这就剥夺了他获得任何直接收入的来源”中的两个“任何”,既表明布鲁塞尔警察局的卑劣,也表明马克思面对严重的现实贫困,没有丝毫的余地和喘息的机会。(2)用词生动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行径和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比作“梦呓”,形象而
18、生动。(3)用语诙谐幽默。如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长时间没能出版,他说“只好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显示出背后的辛酸和无奈。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马克思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布鲁塞尔的?境况如何?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提示:根据文本内容可知,马克思是被迫出境来布鲁塞尔的,境况窘迫。这正反衬了马克思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力地突出了传记的中心。参考答案:马克思是在普鲁士反动政府及其法国帮凶迫害下被逐出国境而来到布鲁塞尔的。他们全家刚到布鲁塞尔时,一贫如洗,由于布鲁塞尔的警察局迫使马克思保证不在比利时发表任何有关当前政
19、治问题的意见,等于剥夺了马克思获得任何直接收入的来源。这时候恩格斯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让马克思全家能够继续生活在这里。联系全文,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马克思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自己的信念宁愿过着流亡的生活,为了自己的信念宁愿背井离乡。赞扬了马克思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2.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马克思能够赢得“千年思想家”和“千年风云人物”的地位和赞誉。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90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1(粤教版)课件:第四单元14《诗经》两首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