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古代 诗歌 习题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 五 单 元21 古代诗歌五首主题解说u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失意孤独、寂寞苦闷的情怀。u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u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u游山西村: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刻画了农民纯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u己亥杂诗(其五):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2、,抒发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古诗词名句赏析u赏析时注意三点:一是内容,采用意译法翻译诗词句,明确含义;二是修辞、表现手法、意象等;三是句子的表达效果,指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或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等。u答题模式:这句诗(或词)运用了手法,形象生动(或委婉含蓄)地描绘(或说明)了,抒发(或蕴含)了的情感(或哲理)。u例:请自选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u答:“造化钟神秀”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泰山之美。“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
3、象,突出泰山的硕大。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u怆然()衣冠()鸡豚()u拄杖()xio()鼓di()宗u决z()己hi()chununtnzh箫岱眦亥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独怆然而涕下_(2)造化钟神秀_(3)决眦入归鸟_(4)会当凌绝顶_(5)自缘身在最高层_(6)吟鞭东指即天涯_ 悲伤的样子聚集眼眶登上因为指吟诗3.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C.“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指
4、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以及游山西村的作者陆游。D.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绝句,作者是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解析】C.陆游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该是曾巩。C4.古诗文默写。(1)登幽州台歌中写登楼眺望,空间辽阔无垠,引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句子是:_,_!(2)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_,_。(3)杜甫青年时期所作的望岳一诗,语言壮美,气势恢宏,其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4)人 要 站 得 高,看 得 远,像 王 安 石 在 登 飞 来 峰 中 说 的“_,_”,才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而失去了正确
5、的前进方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5.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C(一)(2019曲靖)读登幽州台歌做题。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将相和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