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古诗文 阅读 作业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古诗文阅读一、2021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质量监测改编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岱宗夫如何”的“岱”是泰山的别称,泰山因居五岳之首,故被尊为“岱宗”。“夫”这个虚词融入诗句中,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B.“齐鲁青未了”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齐鲁大地一片青色,无边无际的景象。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由静转动,以“曾云”衬托山高,用“决眦”生
2、动传神地描写出诗人极目凝望时的神态,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D.登飞来峰第一句诗,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写飞来峰上塔的高峻,来写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答案1.B“齐鲁青未了”是对上一句“岱宗夫如何”做出的回答,是说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以此来表现泰山雄伟壮阔的气势,描述的对象是“岱宗”,即泰山,而非“齐鲁大地”。故选B。2.望岳中“割”字充分显示出杜甫炼字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你分析“割”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2.【答案示例】“割”指分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高大的泰山将阳光切断(或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赋予静态的泰山以动感和力量
3、),(1分)使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1分)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意。(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炼字。解答本题,首先应点明“割”字的本义,即分割。接着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即该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泰山将阳光切断,使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然后整体分析“割”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效果,即该字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意。最后整合答案作答即可。3.登高往往是言志抒情的契机。请你分析这两首诗中作者言志抒情的相同之处。(2分)答案3.【答案示例】两首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希望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