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课件.pptx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ppt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 文体常识和文化常识
- 资源描述:
-
1、1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2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a3数据共享 考点聚焦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目录4数据透视 知识清单考点综述“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了解常见文体和文化知识”是河北中考的考查内容之一,分值约为3分。考情预测关于该考点,过去多在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2019年出现在积累部分进行专项考查,应引起重视。尤其对古诗文(或现代文的重点篇目)的课文、注释中以及课本补白处涉及的文学、文体、文化常识应重点积累。数据纵览考情分析1考点综述考点综述考情预测年份考点(题型)命题点题号(分值)202120202019专项考查桑梓、年号、竹、“名”“字”3,3分2
2、018综合考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背景;文化常识5,3分;10,2分2017综合考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作背景6,3分201620152014专项考查己亥杂诗的作者;朝花夕拾文章的篇名6,1分;18,3分2013专项考查天净沙秋思的作者7,1分2012专项考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题目7,1分2012-2021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2019河北中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B.“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
3、音乐。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数据链接真题试做2D【解析】辛弃疾的字为“幼安”,号“稼轩”。数据共享考点聚焦考点专项考查21考点综合考查专项考查考点一【典例一】(2021河北模拟)下面文字是写岳阳楼的,由此引出的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人怆然涕下。A.“杜少陵”指的是杜甫,他曾登临岳阳楼揽胜,写下有名的篇章。B.“五言”是指诗句每句字数为五个,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是一首五言律诗。C.“范希文”指的是范仲淹,“两字
4、关情”指的是岳阳楼记中的“进退”。D.“前不见古人,使人怆然涕下”化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C数据共享考点聚焦3“两字关情”指的是岳阳楼记中的“忧乐”。返回子目录返回子目录【类题归结】多以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复习时,要依据教材,以古诗文、四大体裁为主,了解其文体特点;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注释(一般不会超出课文注释的范围),对课文出处,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的字号、生活时代、代表作品、文集名称、文学地位都应准确熟记;对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应有意识地记忆。考点二【典例二】仿照画浪纹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各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
5、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2);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返回子目录综合考查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或:(1)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 (2)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类题归结】将该项考查融于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仿句之中进行。数据透视知识清单清单 33古代文化常识清单 34古代重要的文体知识古代文化常识清单三十三返回子目录数据透视知识清单4一、纪年、纪月、纪日、纪时1.纪年。(1)干支纪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6、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相配,60年周而复始。(2)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鲁庄公十年、赵惠文王十六年。返回子目录(3)年号纪年:汉武帝始有年号;皇帝即位,均要改年号,称改元;一个皇帝在位,亦可变更年号,重新纪年。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个年号。到了明清两代,一个皇帝继位后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后来人们习惯上就把该皇帝的年号称为某某皇帝。如:嘉祐、崇祯、康熙等。(4)生肖纪年: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返回子目录2.纪月。四时纪月: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孟夏(四月)、仲夏
7、(五月)、季夏(六月);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孟冬(十月)、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3.纪日。(1)干支纪日:每一个“甲子”代表一天,60甲子周而复始使用。(2)月相纪日:朔(初一)、朏(初三)、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返回子目录4.纪时。(1)地支纪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2)五更纪时:一更(戌时)、二更(亥时)、三更(子时)、四更(丑时)、五更(寅时
8、)。返回子目录二、节令与习俗1.春节:放鞭炮,交相庆贺,往来拜节,家家饮宴。又名元日、元辰、端日,后称春节,正月初一日。2.上元节:观灯、吃元宵、猜灯谜等,正月十五日,又名元宵节。3.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4.寒食: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5.清明: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等。6.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等,五月初五日。返回子目录7.七夕:妇女向织女星穿针乞巧,七月初七日。8.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等,八月十五日。9.重阳:赏菊、喝菊花酒、登高、佩戴茱萸等,九月初九日。10.冬至:更易新衣,备办饮
9、食,享祀先祖,庆贺往来,有如年节。农历十一月内。11.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洒扫去尘,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守岁,吃年夜饭。三、称谓或代称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称谓“尊君在不”。2.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君与家君期日中”。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等。返回子目录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间的爱称“卿今者才略”。5.相公:旧时对士人的称呼“莫说相公痴”。6.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送东阳马生序”。7.公: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8.孤:古代帝王的自称“孤不度德量力”。9.朕:皇帝自称。10.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
10、谦称。返回子目录11.敝人:(1)德行不高的人。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2)对自己的谦称。跟“在下”“草民”“贱妾”等都是一种对自己身份谦逊的自称。12.字、号、自号、别号古人的名有两个:乳名(小名);训名(学名)。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孩女孩,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遗,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号是一种美称,直白一点,就是自我标榜。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同“字”一样,“号”往往也是“名”和“字”的延伸,所以“号”又叫别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4271.html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