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表格化归纳-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分类讲练题题清(新高考卷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 复习 表格 归纳 备战 2023 新高 语文 分类 讲练题题清 考卷
- 资源描述:
-
1、十三、散文复习表格化归纳散文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构思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材料零碎、大跨度;“神不散”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选材特点典型、新颖、真实线索特征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类型抒情散文如春荷塘月色白杨礼赞;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叙事散文如背影记念刘和珍君说理散文如鹿的穷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包括杂文和小品文;寓哲理于形象之中阅读技巧依据题材特点,晓大意写景状物把握“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写人记事弄清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注事件特征,感受
2、人物形象,思考议论、抒情等语句,进而领悟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议论说理借事说理、寓理于事、情理交融,把握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借助有效信息,抓主旨。抓标题,揣摩文意;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和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态度。抓关键语句,理思路。*各段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画龙点睛的抒情议论句;*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的句子;*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分析形象画面,悟意境;品味局部语言,析含意;归纳层次要点,明文意;题型一、要点概括题文意概括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2.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收
3、索全;3.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确保要点条理观。(看分值估要点、合并同类求同存异,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真题链接(2021年全国甲卷)8.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8.(6分)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解析】此题依据题干容易锁定题在文中的信息区间,为得高分,需要考生得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概括。欣赏散文的形象的特点题考点透析构成散文的材料大体说有
4、两类:人、事、景、物,他人、他物、环境。其“人、事、景、物本身”是散文抒情的主要凭借,我们称之为形象。记人叙事类散文:所诉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叙事时需饱含感情;人物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裁剪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提问方式1.请结合文章,简析文章“某某”形象;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某某”形象的内在特点;3.简要概括作品中“某某”形象的特点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4.某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景物)什么特点?思考方向1.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2.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3.形象的外显方式(表达技巧),包
5、括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注意对散文形象特点的概括,一是找准信息区间,二是抓住提示性关键词句,三是注意概括要全面、准确。题型二、语句理解(特定词语和句子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解题方法:“三联一依”“三联”:【一“联”】:联系
6、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语境。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二“联”】: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三“联 ”】: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答题模板手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的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本句采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
7、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真题链接(2017年全国II卷)林徽因窗子以外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 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解析】理解词语含意,注意表层义和深层义。散文构思往往由实而虚,也可以说实实指义和虚指义。本题在检索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以上思考即可。注意词不离句,甚至是词不离段,词不离篇。理解句子含义题“重要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弄清句子结构:抓住主干和限制成分,句间关系 ,句子的重心表达了什么含意(2)主旨、观点句
8、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3)提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看句子的位置: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关键句,考虑其表达的内容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含意丰富的含蓄句、哲理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品味其含义、考虑所用到的艺术手法理解其深刻含意(5)艺术手法句准确判断手法并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句子的思想内涵和作用。答题思路所谓理解句子含意包含三层意义:第一,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第二,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临时意义;第三,句外之义,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产生的意义。方法1.抓关键词,依词释句;2。看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比拟等,用“还原法”写出其本意;3.看
9、相邻语句,有无邻句互解;4.看所在的段落甚至主旨,句意要结合段意、主旨来分析;5.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判断句间关系(并列、因果、转折、偏正、条件等);6.看说话的人,是文中人物说的,还是作者说的,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感情。答题模式1.点出明显的修辞、表现手法(没有就不写)或者用得好的词等;2.表层意义和用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3.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主旨、情感)真题链接(2017年全国III卷)李娟我们的裁缝店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
10、有独特意义。【解析】理解句子含意,从表层义和深层义思考。本题表层义联系上下文容易理解;深层义联系全文,用主旨观照即可。注意句不离段,句不离篇。题型三、解释作用题(句段、人、事)句段作用题设问方式1.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句)?3.某段(句)删掉好不好,为什么?4.简析某段在文中的作用?答题两原则:内容(主旨)与结构(手法)原则一:从思想内容上考虑1、联系句、段的含意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与文章的主旨或情感相联系)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反衬、对比、设问等),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11、原则二:从篇章结构方面思考(1)句段在文章开头:统摄全篇、引起下文;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中心(主旨)(2)句段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照应标题,照应开头;(3)句段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强调中心、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真题链接(2021年全国甲卷)王小鹰当痛苦大于力量时9.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6分)临终遗言是理解普希全人生悲剧的线索,它将普希金
12、个人不幸与时代痛苦联系起来,揭示出他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临终遗言是统摄全篇的“文眼”,文章的标题由此而来;作者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也都与遗言有密切关系。【解析】本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2020年新高考I卷)于坚建水记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解析】本题考查散文材料与主旨的关系,运用主旨观照法来理解。散文形象的作用设问作者写某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某某有什么用意,结合文章分析一下?主要形象的作用结构上,起线
13、索的作用等;内容上,起揭示文章的主旨,承载作者的情感、志向等。次要形象的作用结构上,引出主要形象,为主要形象的出现作铺垫或者起连接作用等;内容上,正衬(照应、映衬)或反衬(对比)突出主要形象;丰富文章的内容;揭示文章的主旨等。答题思路1.内容上的作用。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形象特征),揭示了什么样的主旨。及表达效果。2.结构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题型四、表达技巧题(具体语段或全文)赏析具体语段语言特色语言表达技巧一看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引用等)+形象特点和感情;二看表达技巧(远近高低、色彩、动静、虚实、点面、正侧面、白描、衬托、象征、刻画人物技巧等)+形象特点和感情;三看句子特点
14、(长句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散句)+形象特点和感情;长句: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简洁生动;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常式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变式句)强调的重点或感情发生了变化。整句:对偶句、排比句;结构整齐、典雅精致、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长短错落、灵活自然、富于变化;四看词语特点(叠音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形象特点和感情;五看整体的语言风格(清新、质朴、平实、华丽、幽默、辛辣、自然、口语化、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地方色彩较浓等)答题模式先确认语段在表达方面
15、的特点,修辞、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词语特点等;再根据语段特点,逐一分析其形象特点和表达效果。真题链接(2017年全国卷)李娟我们的裁缝店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解析】本题设点从小处着眼,围绕题干在文中检索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信息,可以得出点,第点则需要着眼全篇语言风格思考。散文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顺序,交代清楚明白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小说中,塑造形象,表达主旨倒叙,引起悬念插叙,使叙述完整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抒情直接抒情1.往往是文章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3单元 进阶1 第7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