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一单元 3 蜀道难 蜀相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一单元 3蜀道难蜀相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课后 习题 第一
- 资源描述:
-
1、3蜀道难蜀相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豺狼(ci)巉岩(chn)祠堂(c)B.喧豗(hu)砯崖(png)吮吸(yn)黄鹤(go)C.崔嵬(wi)峥嵘(zhng)扪参(cn)万壑(h)D.猿猱(no)石栈(zhn)咨嗟(ji)抚膺(yn)答案D解析A项,“豺”应读“chi”;B项,“吮”应读“shn”,“鹤”应读“h”;C项,“参”应读“shn”。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高B.开国何茫然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频繁答案C解析C项,坐:空,徒然。
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开国何茫然B.但见悲鸟号古木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难于上青天以其无礼于晋D.其险也如此其可怪也欤答案B解析A项,疑问代词;副词,多么。B项,都是副词,只是。C项,介词,表比较;介词,表对象。D项,代词,它;难道,表反问语气。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猿猱欲度愁攀援C.砯崖转石万壑雷D.舞幽壑之潜蛟答案B解析B项,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凋谢”“使滚动”“使舞动”。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
3、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D.隔叶黄鹂空好音答案A解析A项,“然后”在文中是“这样以后”的意思,今为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故事的句子是“,”。(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来描写青泥岭山路的曲折盘旋之貌。(3)李白在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4)杜甫用“,”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4、心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710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5、,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7.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袭用乐府旧题,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景色。B.诗人大致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道所在之地的山水进行描写,以展现蜀道之难。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崎岖的面貌,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五丁开山等传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答案C解析C项,“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于文无据。8.下列对这首诗第二节
6、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节一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C.诗人运用比喻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比喻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比喻绝壁之险。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令人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答案C解析C项,不是运用比喻手法,而是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9.“上有六龙回日
7、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不重复。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后者是动态描写;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岭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解析可以从描写的角度和在文中的作用分析。10.“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随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
8、、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令人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极言蜀道之难。解析作者写蜀道的“险”,运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既有动静相生,也有不同的特写镜头,更重要的是选取了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112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1.诗歌前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象征
9、诸葛亮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1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课时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分钟满分:36分实际得分:分一、课外阅读(18分)(一)阅读
10、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9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一大早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构成了一幅别有情趣的图画。B.颔联写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线索。C.“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然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D.“飞
11、泉挂碧峰”一句,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魅力。答案B解析B项,“为最后两句设下线索”错误,应是“埋下伏笔”。2.诗中诗人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的心情由上山时欣赏山景的愉快惬意和对与朋友即将相见的期盼、喜悦,变成到达后却不遇道士的失望和焦虑。前两联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的所见所闻,把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写了出来,表现出诗人穿行在山间心情愉快惬意;颈联写道士处所的近景,写野竹、飞泉,形成一种宁静优美而壮观的奇境,表现出诗人的心情兴奋激动。尾联写诗人造访道士未遇的失望,在等待中,诗人倚松再三。其中
12、“愁”字颇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生动形象。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变化。本题注意答出情感“愉快惬意”“期盼喜悦”“失望和焦虑”的变化,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34题。(9分)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71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秋-2019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第9课《日知录》三则 (共8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