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1-2022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1
- 资源描述:
-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郭沫若诗歌特点,体会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教学重点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教学难点诗歌主旨的理解。一、导读识人1.对下句,猜人物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由于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2、。人物:郭沫若。2.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而且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3.人物评价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
3、周扬淡抹浓妆总入时,两朝恩遇鬓成丝。曾夸召对虚前席,又见讴歌奉和词。考古偏能剽甲骨,后今何癖注毛诗。生民疾苦仍如此,孤负先生笔一支。梁漱溟赠郭某二、朗读辨境1.指名朗读。2.问题: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宏伟、强力、壮丽、炽热。3.播放朗诵视频。4.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示例: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
4、,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5.教师小结: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三、研读析旨1.再次指名朗诵诗歌,其他同学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背景介绍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76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