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一语文 学案 1.2《再别康桥》(新人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2011年高一语文 学案 1.2再别康桥新人教版必修1 2011 年高 语文 1.2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再别康桥说课稿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篇目再别康桥。(课件展示题目)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说教学板书四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 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对整个文学鉴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别康桥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契合了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
2、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诗歌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可以说是诗坛的一棵常青树,因为它始终回荡着美的旋律。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2、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以
3、上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 (2)能力目标: 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领悟诗情,赏析诗歌画面、诗意美。 教学难点: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由于高一年级学生对诗歌鉴赏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在课堂上,老师应将鉴赏搞得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愿听爱读,积极主动地鉴赏作品的
4、习惯。加上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反复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进行赏析,并对重要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进行审美体验。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体现的作者情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4、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它音形色兼具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2004302183.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