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0 连续性 文本 阅读 复习 课件 2022 年中 语文 二轮 讲练测
- 资源描述:
-
1、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体验站课标解读、考点透视考点聚焦整合真题训练营0102030405模拟大练兵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体验站(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关于火星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在古代,人们除了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以外,研究最多的星体应该就是火星。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在我国文昌发射基地发射,这次的运载火箭上面搭乘的正是肩负着我国第一次自主探测火星任务的天问一号。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旅行后,天问一号在2021年2月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又进行了3个月的环绕后,终于在5月15日正式登陆。
2、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送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月球环境也有较大差异。(材料二)美国的火星计划在探测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火星时达到了顶峰。探测器的机械手臂抓取了一些土壤样本,经研究其中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和有机物存在。恰恰相反,火星土壤含铁量却极高。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赋予这颗星球独特的棕红色。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体验站(材料三)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地球一样,火星的转轴也是倾斜的,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之分。难怪,人们把地球
3、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
4、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A.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B.火星拥有独特的棕红色,是因为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C.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和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一样。D.在古代,人们研究最多的星体就是火星。2.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下列对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40多亿年前逐渐形
5、成。B.有南北极,有高山峡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C.转轴都是倾斜的,所以都有季节之分。D.和地球一样,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3.写出(材料一)第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任选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4.关于火星上水的来源,科学家进行了推测,请简要概括火星上水形成的原因。真题体验站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1.【答案】B2.【答案】D3.【答案】列数字,作比较。示例:“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旅行后”“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送远距离”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火星探测的距离遥远。4.【答案】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火星送去了最初的水;火山爆发,分离出矿物中的水,大部分以蒸
6、汽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真题体验站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课标解读新课标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提取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个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理解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何为“非连续性文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
7、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非连续性文本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1.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2.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
8、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4.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透视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其考查的主要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中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
9、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并整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考点一提取筛选、整合概括信息考点二图表信息题考点三材料探究题重要考点考点四观点、看法、建议、启示类题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设问方式:1.“”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词语的理解)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4.(选择题
10、)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考点一提取、筛选、整合、概括信息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答题策略1.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点归纳作答。3.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考点二图表信息题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因此,答题时要
11、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图表提取信息的方法:1.读图表,提取表头或表头关键词;2.提取横行记录的信息(横向对比);3.提取纵列记录的信息(纵向对比);4.把数字转换为文字后的用词要准确:(1)不出现具体数字、分数、小数、百分数,用相对应的文字代替;(2)数字只出现趋势(越来越)、“最”值(最大或最小)、比较关系(A比B)。5.将表头、横行、纵列关键信息和数字信息组合答题。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在进行材料探究
12、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再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考点三材料探究题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设问方式:1.就“”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3.请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提出几点建议。考点四观点看法、建议启示类题2022语文
13、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答题策略:1.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炼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2.启示类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3.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然后分点组织答案。4.题目中如果有要求要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那就要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一种现象,注意也是要与材料相关的。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训练营(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小题。材料一:2020年7
14、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天问一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它的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该诗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5吨左右。“天问一号”环绕器的主要探测任务是:进入环火轨道后,先开展约三个月的对地观测,特别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之后携带火星车的着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利用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在火星表面着陆,巡视
15、器将对火星开展为期90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要完成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从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选编自百度网)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训练营材料二:中国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曾介绍,人类的探火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见下表)。人类迈出探索脚步的国家只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迄今,在44次探索任务中,只有20余次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目标,能够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探测任务的仅为个位数。其中,美国的四次探索任务分别创造了人类第一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语文卓越学案苏教版必修5课件:第一单元第6课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