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5)——《河中石兽》对比阅读(带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中石兽 江苏省 2020 2021 学年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练习 河中 对比 答案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河中石兽对比阅读(一)阅读文本,完成练习。【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2、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河中石兽,人民教育出版社)【乙】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适有中人过,亦取数茎去,云欲进呈。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邪? 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所有之物,特可异耳。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凡:总共。适:恰好。中人:宦官。素:向来。无乃:莫非,恐怕是。卑:地势低。1. 解释下列
3、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阅十余岁 ( )(2)是非木杮 ( )(2)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 ( )(4)亦取数茎去 ( )2. 用“/”划分句子停顿,限两处。 (2 分) 凡 数 百 茎 根 干 相 连 悉 化 为 石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5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 4.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 分) 【甲】文中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在寻求河中石兽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得出让人叹服的推断:“ ”(用原文语句填空)。【乙】文中沈括根据竹笋化石推测出延州远古时代的地貌及气候特征: (用现
4、代汉语句子填空。)这两篇文章均启发我们:我们探究事物的道理、规律时,应当: 。【答案】1. (1)经过,经历;(2)这;(3)年;(4)离开2. 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3.(1)(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2)延州一带素来没有竹子,这些竹笋埋在数十尺深的土层下,不知道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4.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地势低洼,气候湿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附乙文翻译】近年延州永宁关黄河河岸崩塌,下陷数十尺,土层下发现一丛竹笋,总共有几百根,竹根、竹干相连,都变成了石质的。恰好有宦官经过,也取走了几根,说要进献给皇上。延州一带素来没有竹子,这些竹笋
5、埋在数十尺深的土层下,不知道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恐怕是远古以前,这里地势低下,气候湿润,而适宜于竹子的生长吧?婺州金华山有松树变的石头,又比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的东西都有变成石质的,但是它们都是当地本来就有的东西,不值得特别奇怪。这些竹笋是深土层中所没有的东西,又不是本地出产之物,才特别值得一问。(二)阅读文本,完成练习。【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
6、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911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