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版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2020 高中语文 选修 语言文字 应用 课件 中华文化 智慧 熟语
- 资源描述:
-
1、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精要研读】1.较常用的熟语有哪几种?【明确】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2.熟语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明确】3.如何定义成语?其特点是什么?其来源有哪些?【明确】4.如何定义惯用语、歇后语、谚语?请根据特点给它们分别分类。【明确】(1)惯用语,指有特定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2)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歇后语一般可分为:喻意歇后语,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谐音歇后语,如“老虎拉车没人赶(敢)”。(3)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比较通俗的一些语句。谚语可分为反映生产和生活经
2、验,有深刻寓意的语句和只反映某种实际现象的语句,亦称“俗语(俗话)”。5.正确使用成语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确】(1)弄清字义:有些成语的字义很关键,要弄清楚才能使用。如“退避三舍”,“舍”是一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2)了解来源:成语有的出自历史典故,如“卧薪尝胆”来自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有的从名著佳句浓缩,如“举一反三”来自论语,“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兵法;有的源自民间俗语,如“不三不四”等。(3)注意变化:如“明哲保身”原为褒义词,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想入非非”也是这种情况
3、。(4)留心读音:如“如火如荼”的“荼”不读“茶”;“病入膏肓”的“肓”不读“盲”。【备选要点】1.引子中举“君子动口,小人动手”的例子,有何用意?【明确】引子部分,通过张大千劝酒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准确灵活地运用,活用和化用熟语,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为语言增添文采,而且还能取得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2.成语与惯用语、谚语有什么区别?【明确】(1)惯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语,具有书面语性质。(2)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惯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就是常说的惯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035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想做好事的孩子_湘教版 (共1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