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散文》2.1 王好战请以战喻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散文
- 资源描述:
-
1、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本单元设为七节,所选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精华。王好战,请以战喻以四则寓言警策统治者更好地制定政策,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王何必曰利体现了孟子的义利观,提醒统治者应该把仁义道德当作政治决策的出发点,不应把“利”放在首位。民为贵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提醒统治者,只有得民心才具备拥有天下的合理性,才能巩固国家的统治基础。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论证了统治者应与民同乐、关心民生的道理。人和论述团结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和谐”“和睦”才能长治久安,立于不败之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论述个人情操、尊严和民族气节问题。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
2、之,人们应该发扬自身的这些优点,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以此确立个人的道德和尊严。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往年高考涉及孟子的试题形式主要是名句的背诵默写,但2010年北京卷考查了与孟子言论有关的文言文语段的断句;2011年湖南卷,2012、2013、2014、2015年福建卷以及2015年浙江卷考查了孟子选文所体现的孟子思想。更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江西卷作文的话题材料竟出自孟子。由此可以推断,以后的高考题对孟子等古代文化经典的考查还会继续。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3、。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学成后他曾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力图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因而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晚年退居讲学,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序诗书,述仲尼之意”,撰写了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尤其是继承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并发展为自己的仁政学说,提倡“王道”,主张“仁政”。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孟子作为记录孟子重要思想言论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既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中比较优秀的散文著作。其内容包括孟子及其弟子的政
4、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等,还保存了有关其他学派的一些资料。孟子中的文章长于论辩,善用比喻,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说服力强,对后世散文产生过巨大影响。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一、名句背诵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树之以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亲戚畔之天下顺之黎民不饥不寒人恒爱之人恒敬之申之以孝悌之义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二、其他形式的试题(文化经典阅读)1.(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5、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注易:修治,耕种。(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参考答案:“忧”的内容不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解析:解答时应注意题干所问,重在两者“忧”的不同,农夫之“忧”在于“百亩之不易”,即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的忧虑。而尧、舜的“忧”在于“不得舜,不得禹、皋陶”,结合文段可以知道,舜、禹、皋陶是指“治国理政的人才”,所以概括尧、舜的忧不能仅停留在字面上,而应综合分析其含意。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
6、(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字眼,来理解原文意思。选段对比了尧、舜与农夫的“忧”,指出了君王以不能替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为忧,实际就是“得人难”。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2.(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7、。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答案:浩然之气解析:结合课文,利用成语和名句可以想到这四个字。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参考答案: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解析:此题选用朱熹关于孟子的一段注释,即对名言“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解读。在设题上注重中学教学和高考选拔双重实际,连接课内外,彰显文化性,以填空、概括等题型进行考查。
8、本题要求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扣住“功能”二字从画线句中截取关键词语整合答案即可。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暮色孟子林孙继泉林子里静静的,是那种暮春午后特有的宁谧和安详。而且,在春日暖阳的烘烤下,林子里升腾着一股浓郁的柏香。林是孟子林,它铺展在鲁南邹城四基山下。此刻,我们已经在这片山林墓地上徘徊了许久,在这丛茂密的古柏下思索了许久。我们是专程前来拜谒孟子的。享殿正中绘有孟子像,存有几块从林里迁过来的石碑,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了。享殿后面就是孟子墓。这是一个状如小山的大土丘,墓的四周用一圈石墙兜住,墓顶上植满柏树,树下长满了茅草,几株苦菜开着黄色的或白色的花朵,还有一丛地黄,对生的
9、紫色花苞像一只只小喇叭。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孟子墓很晚才被查证。”管理所副所长马登科向我们介绍说,“孟子逝于公元前289年,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没人知道孟子葬于何处。1300年后的北宋时期,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出任兖州知府,他发誓不惜一切代价寻到孟子墓。他派人深入调查,多方了解,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最后在四基山之阳找到了孟子墓。于是组织当地工匠铲除荆莽,砌石垒土,兴建堂宇,定期祭祀。”所以,孟子墓不同于皇陵、王陵和贵族陵墓,这儿没有那些珍贵的陪葬物品和出土文物,没有任何色彩炫目的图片资料,有的只是一抔黄土,几缕清风。我们忽然动念攀登四基山,想站在山顶看一看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河南专版)习题讲评课件:16 昆明的雨.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