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0

类型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41911
  • 上传时间:2025-11-07
  • 格式:PPTX
  • 页数:60
  • 大小:5.8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5 古人谈读书
    资源描述:

    1、25 古人谈读书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第一课时自由朗读课文,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课文。耳止耻ch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组词:羞耻耻辱意思:羞辱、侮辱。学认字思,无益,不如学也。qn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组词:就寝寝宫意思:睡。学认字宀+丬+寝挨-扌矣yq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组词:岂敢岂有此理意思:难道、哪里。学认字识sh多音字zh认识相识老马识途博闻强识记住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喜好。ho同“智”,智慧的意思。zh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hhuwisng q耻 诲 谓 诵 岂学写字诲 谓重难点

    2、字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诵 岂注意是“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好停顿,注意长句子的断句。提示:可以先借助注释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读文言文,和同学相互交流读法,注意断句。自读课文读下面的长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作者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1.默读第一则文言文,

    3、结合注释,试 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结 合注释或上下文先猜一猜,也可以跟同学 交流一下。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意: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大意: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默读默写默默大意: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意:我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取知识的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大意: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学如不及,犹恐失

    4、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大意: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思”和“学”的关系。理解了课文大意,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通过阅读这则文言文,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和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要时刻保持一颗求知向学的心。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知之为_知_之_,不知为_不_知_,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默_而_识_之_,学而_不_厌_,诲人 不倦。背诵指导(课后第1题)我非 生而知之者,好古,

    5、_敏_以_求_之_者_也_。学如_不_及_,犹恐失之。吾尝_终_日_不_食_,_终_夜_不_寝_,_以_思_,_无_益_,不如学也。论语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求实谦虚勤奋勤勉不知满足,主动进取学习与思考结构梳理 学习了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言论 懂得了读书应该具有的态度 了解了读书方法课堂小结一、说说课文第一部分都有哪些成语。学而不厌不耻下问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堂演练二、说一说下面加点的字分别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个加点的“知”是知道的意思。第二个加点的“知”,同“智”,智慧。A.论语告诉我们,只需要思考不需要学习,就足够了。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6、不知”是一种智慧。C.“诲人不倦”,是对传授知识的人说的。三、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1.熟练背诵课文,说一说课文大意。2.工整书写本课生字。课后作业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知道了有关读书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次与古人交流,看一看朱熹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吧。第二课时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编写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作者简介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读好停顿,注意长句子的断句。提示:可以先借助注释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读文言文,和同学相互交流读法,注意断句。自读课文余 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 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 眼 不看仔

    7、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 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1.自由读第二则文言文,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我曾经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识尝古义:奔跑;今义:行走。古义:曾经;古义:记住;今义:品尝。今义:知道,认识。走今义:子女。儿女古义:男男女女;古今异义词例句默而识之儿童急走追黄蝶村庄儿女各当家那么也随意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看得就不仔细,心思和眼睛就不能专一。就算口里再大声地读书,也绝不能记住,

    8、记住了也不能长久。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要紧、重要。今义:着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句意:这“三到”里面,“心到”最重要。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也、也是了吗难道、怎么句意:心思已经到了,那么眼睛和口还有不到的道理吗?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比较译句,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1.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2.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朱熹的读书方法

    9、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最重要通过学习“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那么你平时学习的时候做到这“三到”了吗?如果做到了,它给你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没有做到,你今后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朱熹讲的“三到”读书法很对。我平时按照这种方法来读书,效果很好,读过的内容,过了很久还记得。我平时读书没有做到朱熹讲的“三到”。我今后要运用这种方法读书学习。你还知道其他名人谈到的读书方法吗?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

    10、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心_到_、_眼_到_、_口_到_。心_不_在_此_,则眼不看仔细,心眼_既_不_专_一_,却只漫 浪诵读,决_不_能_记_,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到最_急_。心既到矣,_眼_口_岂_不_到_乎_?背诵指导(课后第1题)余尝谓_读_书_有_三_到_,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_眼_不

    11、_看_仔_细_,心眼既不专一,却只_漫_浪_诵_读_,决不能记,记_亦_不_能_久_也_。三_到_之_中_,心 到最急。_心_既_到_矣_,眼口岂不到乎?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古人谈读书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求实论语谦虚勤奋结构梳理主题概括这 则 文 言 文 告 诉 我 们 读 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字,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拓展延伸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勤奋+三到 态度最重要课堂小结一、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课堂演练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态,确定心无杂念,没有别的事情困扰着自己,读进去即可。可以用笔辅助读书,也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读书,读书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自然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二、说一说,读书如何做到“心到”?1.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2.完成本课练习。课后作业谢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191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