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试卷(一).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2020 年初 语文 毕业生 升学 文化课 考试 试卷
- 资源描述:
-
1、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书写。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题,共24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 分) (1)卖炭翁中揭示人物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 ,_ 。”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直接表达自己宏伟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_ ,_ 。 (3)人们常把“雄壮”“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王维使至塞上中“_ ,_ ”。 炼字精妙,写尽了大漠黄河的苍茫
2、之景;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_,_ ”。 妙用夸张,气势磅礴地勾画出壮阔的边塞之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走过 70 年岁月的中华民族曾饱经沧 (A.cng B.chng)桑,历尽磨难。 她穿过西方列强的鸦片 xio (A.硝 B.销)烟,遭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赌场。但她的儿女们为了祖国母亲的和平与解放,勇敢地战斗在枪林弹雨之间,用自己的鲜血和坚强意志砺炼出伟大的民族精神。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更要 甲 (A.塑造 B.打造)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 乙 (A.培育 B.培植)崇高的爱国情怀。在追梦路上,我们刻苦地学习,加倍地努力,为
3、70岁的祖国添加新的骄傲,谱写新的篇章! (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 分) 处_ 处 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 分) 甲_ 乙 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原句:她穿过西方列强的鸦片 xio (硝 销)烟,遭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赌场。 修改句: _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易经又称周易,与诗经论语礼记春秋合称为 “五经”。 B.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项链是其代表作之一。 C.明清时期,乡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就
4、是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D.桑与梓是我国古代住宅边常种栽的树木,后来人们常用“桑梓”来指代故乡。 4.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然后完成后面题目。(7 分)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 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 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 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 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
5、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2 分) _(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成语的方式可以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3 分) 图一 图二 图三答:_ _(3)根据画线句子仿写。(2 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 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 第二部分 (521 题 46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56 题。(6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对这首
6、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 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 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后来赋予这句话以 新的意义: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6.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 情达意方面来思考)(3 分) 答: 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
7、,回答 711 题。(14 分)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 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 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 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 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 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 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 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
8、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 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玉”珂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致仕:交 还官职,即辞官。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陟:登。 踬:跌倒。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 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闽所享之福。慎:人名,指宋慎。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 明年:_(2)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左右:_(3)上感悟遽起 遽: _(4)会前
9、使阻风钱塘江 会:_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 分) 闻 宋 先 生 今 日 赐 死 故 为 蔬 食 以 资 冥 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宋先生其来乎? 译文:_(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译文:_10.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_ 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_ 等缺点。(2 分) 11.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 (2 分) 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214 题。(9 分) 互联网时代是否还需要查词典杜羽这几天,当现代汉语词典App 即将上线的消息传来,没有人感到惊喜,倒是 有人觉得
10、它数字化的步子有些慢如今,网上有那么多的词典、百科,习惯于网络检 索的人们,对于纸本辞书甚至已经有些陌生了。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 网络化显得更为迫切。 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 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 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空前简便:不必熟背四角号 码,无须拆解偏旁部首,不用琢磨一个字究竟有多少笔画,只要把那个字、那个词放入 搜索框,轻点一下鼠标,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例句乃至翻译,都可以同时呈现在 眼前。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互联网,辞书的修订
11、更新也变得更容易。重要的辞书, 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 修订,有时是修正错误,有时是吸纳新知。对于一部纸质辞书来说,修订周期短则三五 年,长则十几年,如此漫长的等待,到新版问世时,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面 对只有 10%或 20%更新,其余 90%或 80%原封未动的新版辞书,是否应该再购入一部?读 者常常为此纠结。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更新,而且可以避 免那 90%或 80%的重复消费。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早在几 年前,新华字典就有了 App,微信小程序,更早几年,牛津英语词典就宣布不再 出版纸
12、质版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则是:虽然辞书需要互联网,但互联网需要辞书吗? 通过搜索引擎勾连起来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或许也可以视作一 部辞书。虽然丰富无比,但也杂乱无比。即使是去查询规模小一些的网络百科,由于“开 放编纂”,出于众手的百科词条,也会让你遇到真伪莫辨的难题。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 得到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让你觉得,还不如 去查检一部权威、精当的纸质辞书。 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条目集纳到一起,无异于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扫描。在 一个知识领域内,如何提炼、筛选词条,如何编排,如何释义,需要具备这个专业领域 的素养,也离不开辞书编纂
13、的学问。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 不相杂厕”。当编者把有“忄”的汉字罗列在这里,把有“艹”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 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 互关系。唐代的陆德明称赞尔雅“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博览而不惑者也”。“博览而不惑”,或许正是精心编纂的辞书之于芜杂的互联网的优长 吧。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带着“互联网基因”的辞书,终于有了互联网这块丰沃的土 壤,理应长得更好,长得更快。当互联网辞书这棵大树高耸的时候,生长在它脚下的那 些杂草,自然就不会遮蔽我们的视线了。12.文章以“互联网时代是否还需要查词典”为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小的船(3)_人教(部编版)(2016).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