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同步 课件 地球 边上
- 资源描述:
-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听完这朗诵,同学们有何感受?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这首诗,从而走进郭沫若的内心世界。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中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展开联想,体会诗人壮阔的胸怀和豪情壮志。(重点)3理解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难点)1.了解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阅读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深受影响,创作丰厚。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
2、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
3、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5)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郭沫若五四时期的诗歌特点:2.文体知识现代新诗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有和谐的音乐性。(2)内容
4、新颖,内涵开放,有高度的概括性。(3)意象重于修辞,有鲜明的形象性。(4)语言白话易懂,有浓烈的抒情性。现代诗歌的特点(1)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可分为现代风体和格律诗歌。(2)按照作品内容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3)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4)按照诗歌发展的阶段,可分为现代诗和当代诗。现代诗歌的分类3.背景介绍“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
5、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下列各项中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A燃烧(rn)宇宙(zhu)狂叫(kun)B怒涌()神经(sn)脑筋(jn)C剥皮(b)总量(zn)吸血(xu)D飞奔(bn)脊髓(su)啮心肝(ni)4.基础知识检测【解析】选B。B项“怒”应是“”“神”应是“”nnnshn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B)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B.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C.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
6、地球推倒。D.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宏伟、强力、壮丽、炽热、奔放认真诵读并思考下面的问题。n 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再一次诵读全诗。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n 诵读指导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从中最能感受到“
7、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为了准确表达出诗人此时的情感,朗诵时语速应该稍快,尤其是到排比部分,语速要渐快起来;到排比的最后一小句,语速则要适度放缓。同时,朗诵时的语调也要随诗人感情的升华而逐渐加强。对每一句中的中心词,如“怒涌”“晴景”“推倒”“洪涛”等,也要做重音处理。探究一:品味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探究二:感受郭沫若的豪情壮志与阔大胸怀。探究一:品味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梳理意象分析环境体悟情感理解手法【思考】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意象特征内涵白云怒涌诗的前半部分描绘出一幅海涛汹涌澎湃、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翻滚的宏伟而壮丽的图画。来自四面八方的
8、滚滚洪流以冲决一切之态,毁坏旧世界,创造新天地,从中我们看到了宇宙的不断运动,不断更新。北冰洋壮丽太平洋意欲推倒地球洪涛滚滚【思考1】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四行有什么作用?提示: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过渡,是由景入情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最后三行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思考2】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四行有什么作用?提示:(1)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2)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过渡,是由景入情的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2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语文——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课件 专题二 实词、虚词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