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17、原毁 (1)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诽谤罪什么是诽谤?(1).以不实之辞毁人。(2).进谏。辞意转变 诽谤一词原为褒义。战国中期,齐威王采纳邹忌进言,大刀阔斧整治吏治期间,立与人等高诽谤之木,上挂木牌,文武百官和普通百姓都可对时政加以评点进言,书之于木牌之上,定期由官府收集木牌,直送齐威王处。由此,齐国官风大为改观。齐威王之后,齐国官场奢靡安逸之风复燃,诽谤之木越立越高,逐渐人不可及,书牌进言事便成了天下笑谈,由此,千百年后,诽谤一词便为现世所用之贬义也什么是诽谤?【百度百科】释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以不实之辞毁人。你遭受过诽谤吗?你诽谤过他人吗?诽谤罪 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
2、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网络诽谤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人为什么会去诽谤别人呢?专家简介 韩愈,世称“韩昌黎”、“昌黎
3、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同病相怜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韩愈对于这种嫉贤妒能的诽谤风气十分愤怒,于是写下了原毁。解题:原毁专用以推论事理根源的一种文体。原:推求根源,推究毁:诋毁、诽谤原毁:探求产生毁谤的根源。原毁韩愈读一读 大声朗读第一段
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
5、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2025/11/618第一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责:责备,要求。重:严格。周:周密、全面。待:对待,要求。轻:宽容。约:简约。2025/11/619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求:寻求。所以:的原因,的道理。是:这样。乃:竟然,却。(副词)2025/11/620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以:而,连词,表修饰。就:追求,仿效。2025/11/621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5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家选读课件:第1单元 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