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 2013 2014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活页 规范 训练 第二 单元 检测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风萧萧兮易水寒,_。(史记刺客列传)(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3)_,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4)曾子曰:“仁以为己任,_?_,不亦远乎?”(论语十则)(5)穷则独善其身,_。(孟子)答案(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失其所与(3)大行不顾细谨(4)不亦重乎死而后已(5)达则兼济天下(二)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2、。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
3、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
4、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
5、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篇)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翦言不用,因谢病谢:推托。B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 顿:困顿、疲弊。C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怚:粗疏,鲁莽。D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略:攻占。解析B项,顿:停息。答案B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翦带兵作战勇敢或用兵多谋善断的一组是()(3分)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A BC D解析不能表明王翦带兵作战勇敢或用兵多谋善断。讲的是王贲击荆的事
6、情。答案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王翦假托有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回到家乡频阳养老的。B当国难当头之时,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C秦国在攻取楚国前夕,李信认为只需用兵二十万,王翦却坚持非六十万不可。这说明秦代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局势极不稳定。D秦王嬴政为扭转局势,亲自驰往频阳,请王翦挂帅出征并且满足他的要求,将全国兵力六十万人都归其指挥。解析C项,“秦国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局势极不稳定”,不符合文意。答案C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老臣罢病悖
7、乱,唯大王更择贤将。(3分)译文:_(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3分)译文:_答案(1)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优秀的将领。(2)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参考译文】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奉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前236),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不仅攻陷了它,还一连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前229),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一年多就攻取了赵国,赵王投降,赵国各地全部被平定,设置为郡。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到秦国谋杀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往辽东,王翦终于平定了
8、燕国都城蓟胜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击楚国,楚兵战败。掉过头来再进击魏国,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国各地。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
9、。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10、”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
11、怀疑我吗?”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年多以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
12、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声流传后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栾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
13、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栾武子曰:“昔韩之役,惠公不复舍;邲之役,三军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复命:晋国固有大耻三。今我任晋国之政,不毁晋耻,又以违蛮、夷重之,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晋国故有大耻,与其君臣不相听以为诸侯笑也,盍姑以违蛮、夷为耻乎。”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杀三郄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弒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
14、也。(选自国语晋语)【注】 鄢,鄢陵,郑地。不相听,谓惠公不与庆郑相听以陨于韩,先縠不与林父相听以败于邲,先轸不与襄公相听以亡于箕。三郄,晋大夫,郄锜、郄犨、郄至合称“三郄”。不蠲(jun),不满意厉公所为。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称晋之德称:适合。B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 私:私自。C乱地之秩者也 秩:秩序。D纳其室以分妇人 纳:夺取。解析B项,私,动词作名词,近臣,与“昵”构成联合词组,充当宾语。答案B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3分)A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B称晋之德,诸侯皆叛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C盍姑释荆
15、与郑以为外患乎则焉取以益此D杀三郄而尸诸朝遂弒诸翼解析D项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取独。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意为“把”,“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答案D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栾武子率领上军,为晋国“洗雪前耻”是栾武子“欲战”的主要原因。B范文子率领下军,担心“战胜害大”是范文子“不欲战”的主要原因。C栾武子只知主政者不能增加国家的耻辱,却不能看得更深远,因胜致乱。D范文子认为厉公的死根本原因在于“鄢陵大胜”,深谋远虑,
16、令人叹服。解析D项错误有二:一是此句为作者所评,而非范文子所言;二是归因不对,从文意看,应是“无德”。(“无德而服者众”,“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3分)译文:_(2)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3分)译文:_答案(1)我听说,只有德行纯厚的人能够享受大福,没有德行而归服的人众多,肯定会对自己造成伤害。(2)晋厉公之所以死,就是因为他没有德行而战功多,归服的诸侯众多的缘故。【参考译文】在鄢陵战役中,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发兵来救。栾武子统帅上军,范文子统帅下军。栾武子想出战,范
17、文子不同意,说:“我听说,只有德行纯厚的人能够享受大福,没有德行而归服的人众多,肯定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衡量晋国的德行,如果诸侯都背叛了,国内才可以稍微获得安宁。正因为有些诸侯归附我们,所以搞得纷纷扰扰,这些诸侯,是祸乱的根源。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必有内忧,我们何不姑且撇开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大臣之间相处,肯定会和睦。如今我们攻打并且战胜了楚国和郑国,那么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疏忽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俸禄,多赐爱妾田地,那么不夺取诸大夫的田地,又能从哪里获取而赏赐给宠臣、爱妾们呢?大臣们肯交出田地而白白引退的人,能有几个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649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1(粤教版)课件:第四单元14《诗经》两首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