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一语文阅读材料:官场诗客之临终的忏悔.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学年 语文 阅读 材料 官场 临终 忏悔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临终的忏悔临终诗,是诗人走过一生历程,行将告别世界时留下的绝笔。悠悠人生,匆匆岁月,人之将死,万事皆逝,此时还要赋诗言怀,其内容必定是诗人平时日思夜想、念念不忘之事,是他不得不说、不吐不快的肺腑之言,只有写出来,才能安心暝目于九泉之下,求得灵魂的最后安息。人各有志。各人自有各人的心事,各人也自有不同的临终诗。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他的临终诗示儿,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在心头的不是个人的身后事,而是祖国的命运:“但悲不见九州同。”他谆谆教诲儿孙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一片爱国赤诚,深受后世炎黄子孙的敬仰。吴伟业一生身经两朝,历尽
2、沧桑,在他弥留之际,也写下临终诗四首,这组临终诗,其言真、其情真,其意哀,是他即将告别人生时,对自己一生所作的反思和忏悔,因而也是研究他生平、思想的一份重要材料。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岂有才名比照邻,发狂恶疾总伤情。丈夫遭际须身受,留取轩渠付后生。胸中恶气久漫漫,触事难平任结蟠。块垒怎消医怎识,惟将痛苦付汍澜。奸党刊章谤告天,事成糜烂岂徒然。圣朝反坐无冤狱,纵死深恩荷保全。吴伟业卒于清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72年1月23日),时年六十四岁。临终前,他给家人留下一段交代后事的遗嘱:“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实为天下大苦
3、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附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为什么诗人死后要“敛以僧装”呢?原来入清以后,不少士人为反抗清廷逃避薙发而遁身禅门,吴伟业也曾与愿云相约出家,但始终未践约。所以“敛以僧装”是为了了却生前的愿望,且含有未忘故国之意。至于墓碑上摈弃一切称谓,唯冠以“诗人之墓”,更是包含着良苦的用心。梅村身为贰臣,大节有亏,对他来讲是一生中的奇耻大辱,他不愿在墓碑上刻写官衔,让后人唾骂,这种难言之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把这一段遗嘱和临终诗加以对照,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梅村在生命垂危之时,回首往事,感今抚昔,怆然涕下,这四首临终诗就是当时心境的袒露,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课件:第4单元 进阶2 学习活动2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