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乐而思中心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练习卷:第3单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中心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单元 练习
- 资源描述:
-
1、第3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中美两国的共同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为了加强对华贸易战的效果,需要联合欧盟、日本等盟国对中国进行多边共同施压,使美国对华贸易战更加有效。目前美国政府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但美国是以欧盟在未来40天内要满足诸多苛刻条件为交易的。它要求欧盟与美国合作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中国的“贸易扭曲”政策提起申诉。美国国内对于这种施压方式也更为认可。在美国
2、国内,那些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贸易战的利益集团,大多也主张美国与欧盟等各方联合对华贸易施压,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美国单方面遭受中国贸易报复的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国需要积极加强与欧盟在贸易问题上的合作。在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方面,中国应与欧盟抱团取暖而非被美国各个击破。中欧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2019年,中欧贸易总额为5470亿美元左右,其中中国出口3390亿美元,进口2080亿美元。虽然中欧之间也存在贸易逆差,不过这主要是双方的贸易结构和生产链不同造成的,体现了贸易互补性,符合双方的合作共赢。与此同时,中欧之间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贸易沟通机制,在反垄断调查
3、、政策补贴和企业并购等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对于双边贸易摩擦也能及时沟通和处理。为了防止在对华贸易战上出现“美欧合流”,中国要积极加强与欧盟的沟通,要让它认识到一旦追随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那么欧盟恐怕是为他人火中取栗,得不偿失。对于“美欧合流”对中欧合作的利害关系,中国要晓之以理,还要坚守中欧双方在维护开放贸易格局上的共同立场。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依然要求维护开放的贸易格局,中欧双方在此问题上持有共同立场,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手段,中欧双方都持非常强硬的反对态度。维持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于欧洲经济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美欧贸易矛盾也是积怨很深,短时期并不容易化解。面对特朗普的贸易战的粗暴方式,
4、欧洲一些国家认为需要“以牙还牙”。中欧可以在应对美国贸易战方面抱团取暖,比如共同应对钢铝关税等问题。只要中欧加强合作,欧盟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才能更加强劲有力,不仅能尽可能维护欧盟的自身利益,也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摘编自“光明网”2019年3月30日文章应对美国贸易战,要防止“美欧合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盟是中美共同的重要贸易伙伴,被卷进对华贸易战,对它本身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B中欧贸易对于中国来说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这是欧洲参与对华贸易战的主要原因。C中欧对全球贸易的理解有很多相同点,一个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欧洲也是有利的。D中欧加强
5、合作会进一步加深美欧贸易矛盾,美欧合作长期形成的积怨已经无法化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交代本文写作的背景,提出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是本文立论的前提。B第三段的具体数字表明中欧贸易差额巨大,旨在证明中欧贸易合作的互补性。C文章预测了美国联合欧盟对华贸易战的两种原因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D最后两段解决问题,防止“美欧合流”主要的办法还是加强与欧盟的沟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欧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美国的苛刻条件,美国就会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B“美欧合流”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美国在损害中国的利益之后,又去损害欧盟的利益。C如果中国与欧盟保持
6、积极的沟通,欧盟就不太可能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D欧盟只有和中国合作,才可以化解其和美国之间的积怨,实现中美欧的合作共赢。(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怀念鲁迅先生巴 金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的慈祥的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
7、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我还记得在乌云盖天的日子,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把他的片语只字当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在香火烧得很旺、咒语念得很响的时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动权威”,做了先生的“死敌”,连纪念先生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在作协分会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我经常在园子里劳动,拔野草,通阴沟。一个窄小的“煤气间”充当我们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挤在一起写“交代”。我有时写不
8、出什么,就放下笔空想。我没有权利拜神,可是我会想到我所接触过的鲁迅先生。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别。我同七八千群众伴送他到墓地。在暮色苍茫中我看见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在“牛棚”的一个角落,我又看见了他,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我想的还是从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向先生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
9、: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么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可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燃
10、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导下编辑一份刊物,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困难,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下去,我很难过。”“忘记我!”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说是“决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
11、仿佛自己受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但当先生的言论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纪念被垄断的时候,我有没有站出来讲过一句话?我被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忘记我!”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若干年来我听见人们在议论: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当然我们
12、都希望先生活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先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样。但是先生始终是先生。如果先生活着,他决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丰沛。B第自然段将“我”和鲁迅的行为对比,一方面赞扬了鲁迅先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勇于反思的精神。C第自然段“先生始终是先生”中,两个“先生”含义不同:前者指鲁迅具有的品质,后者是对鲁迅的尊称。D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肖像描写手法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遗容,传神地勾勒出鲁迅先生宁静而安详的样貌。
13、5文中多次提到鲁迅先生的遗言“忘记我”,有什么作用?(6分)6文章第自然段说“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杭州、郑州、武汉、合肥、南京等2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人才新政。这些人才政策,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郑州市给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提供每人10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在杭州,外国人才可享受7项出入境便利政策,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
14、接在杭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等;在南京,为了支持外国留学生直接留在南京创新创业,规定争取国家授权后,外国留学生凭借江苏高校毕业证书、创业计划书,可中请有效期2至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等。可以预见,中国各地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态势将一直持续下去。“人才争夺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摘编自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2019年3月28日)材料二:凭身份证学生证半小时落户、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数十万元就业创业补贴继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打响“
15、抢人大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近日也出台政策瞄准高端人才引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放大招”凸显了各地广聚天下英才,激发竞争活力的期冀。但纳贤不是一锤子买卖,打造“人才高地”也并非一日之功,引得进更留得住并用得好,才能破解创新密码。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较之物质奖励,价值认同、自我实现感更能打动人心。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上升空间才能留得久。适配的岗位、周到的政策配套、充足的资金设备资源、对知识产权充分的法律保障都是关键要素。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地方需有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智慧,有舍其所短、取其所长的策略和维护公平法治的能力。留住心才能留住人,这需要城
16、市既要大度,也要有温度。让高端人才留下来、智慧活起来,还需把更多精力放到建设宜居宜业、后顾无忧的软环境、暖环境上去。唯有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厚植给养人才的土壤,才能让人产生“吾心安处即故乡”之感,才能激发人才红利、提供发展动力。(摘编自新华网“抢人大战”,引得来更要用得好,2019年4月3日)材料三: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日报道,送房屋产权,送面试补贴,甚至还有警官上门服务、提供户籍办理,愈演愈烈的“抢人”战火已在中国20多个大城市熊熊燃烧。报道称,参与“抢人”的不仅有户籍优势的新一线城市,无法与之抗衡的三四线城市,也试图用行政手段“抢人”。安徽省三线城市一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办负
17、责人说,两年前,学校就收到当地政府的红头文件,要求争取40%至5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报道称,大城市年轻劳动人口普遍不足是此轮抢人的重要原因。人口学者易富贤说,2019年以来,中国20至64岁的总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年轻劳动力资源开始走向枯竭,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年轻劳动力的状况难以为继。如果人口过度流入大城市,大城市养育成本高,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就会持续下降,也将拉低整个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应鼓励就近城镇化:“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生育文化保存好,生育率高,父母帮忙带孩子,既有利于养幼,又有利于养老。”报道称,不过,中国当下的年轻人恐怕不太容易接受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专题突破 专题七 写作 抢分点十八 审题与立意——审题务求准确立意务求高远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