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 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 2013 年高 语文 同步 测试
- 资源描述:
-
1、 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 长沙同步测试课内精练1、阅读沁园春 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 。(2)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
2、的一项是(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4)诗词的朗读,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十分重要。下面几个诗句的停顿(“”表示较长停顿,“”表示较短停顿)和重音都对的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C、万类霜天竞自由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6)词比诗更讲求押韵,试摘
3、出本片词中押韵的字,并指出押的什么韵。2、仔细品读本词的下片,谈谈它主要表现了什么。课外强化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 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选出对第三个整句(即“不管宽余”)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
4、舒畅。2、对诗人引用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的流逝,告诫人们,要努力创造美好的事物。B、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3、对下片第三个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长江。B、“石壁”指计划要建的三峡大坝,“巫山”即巫山山脉,长江横截穿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C、“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出自高唐赋。D、“高峡”指巫峡,“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库。4、对整首词的艺术特点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武汉)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pptx (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