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语文阅读素材:绍兴茶记.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高 语文 阅读 素材 绍兴
- 资源描述:
-
1、绍兴茶记 春茶香浓。绍兴产茶,始于东汉。据神异记等记载,东汉时魏伯阳等已在上虞凤鸣山一带种茶炼丹,饮茶服药,祈求长生。绍兴茶叶,兴于魏晋南北朝。其时北方战乱,大批贵族、人、高僧南来,绍兴茶叶由此快速兴起,成为人们待客、祭祀的日常饮料。饮茶更趋与儒、释、道结合。昙光、支遁两位新昌大佛寺的开山祖师,也被后人称为“佛茶”之祖。绍兴茶叶,盛于唐代。唐代茶风一时盛,全唐诗中就收录了100余位诗人的400余首茶诗。著名的“唐诗之路”,对绍兴茶叶的普及繁盛与扩大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众多诗人在此品茗唱和,传为佳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盛赞,茶,“越州上”,“碗,越州上”,“越瓷青而茶色绿”。陆羽的忘年交、
2、诗僧皎然,流传至今的茶诗有25首,其中不少是在剡溪、沃洲山一带写的,足见他对越中茶叶的魂牵梦萦。绍兴茶叶,旺于宋代。其时的绍兴平水是浙东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平水一带的日铸茶,首创炒青之法,一度扬名天下,后来清人金武祥在粟香之笔中誉其“开千古饮茶之宗”。诸暨东白山带,还培育出了石笕茶。明隆庆诸暨续志中记载,“茶产东白山者佳,今充贡。”身处如此氛围中的南宋诗人陆游,更是写了300多首茶诗,占了他全部存诗的130,成了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绍兴茶叶,延于元明清。刘伯温当年在出越城至平水记中,称绍兴南部地区“多美茶”,他到平水时,主人摆出了“茶、瓜、酒、食”,茶被列为第一款。当时绍兴产的日铸雪芽,盛
3、行京师,远涉南洋,被称为“绿色珍珠”。时至当代,绍兴茶叶更是方兴未艾,还培育了中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毕生从事茶事的农学家吴觉农。绍兴“七山一水二分田”,丘陵密布,会稽山、龙门山、四明山等山脉逶迤其境,古鉴湖、曹娥江、浦阳江蜿蜒流淌。分明的四季里,日照丰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这样的地理和气候,为绍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茶叶种植环境。而茶叶历千年而不衰,经百世而益盛,则是由茶叶的禀性决定的。茶叶善处自然,不与乔木争高低,不与天时争强弱,不与地理争优劣,一年四季郁郁青青,春夏时节勤吐嫩芽,秋冬时节开花结果。个茶字,“草”字当头,“木”字为根,“人”字入心,充满灵性与人情味。它成就了平和的社会生活。“烧茶煮饭”、“茶余饭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雅俗由心。人们代代相传梦寐以求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平静、恬适、和睦的生活。客人来了,清茶杯,以示真诚,更是成了基本待客之道。诗路千年,越中茶香亦千年,诗茶岁月悠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件:练习4 语言文字运用+现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