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概括散文的思想内容(PPT)-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11 概括散文的思想内容PPT-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考点 11 概括 散文 思想 内容 PPT 2022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讲练测 新高
- 资源描述:
-
1、考点三概括思想内容类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一、考点解读所谓“概括思想内容类鉴赏”即对作品内容要点的概括,主要包括对文章段落层次和特定内容的归纳概括、对句段层次意旨的分析总结、对作者情感态度的解读和对全文主旨的揭示等。其中段落层次和特定内容概括属于局部概括,对作者情感态度和全文主旨的概括属于整体概括。本考点旨在考查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需要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筛选与提炼、理解与把握、加工与转化。二、知识储备(一)局部概括局部概括主要包括对文章段落层次主要内容的筛选、整合、归纳,对句子段落层次意旨的深入挖掘,以及对文章中特定事物、景物、事件的原因、特点、意义等的归纳总结。对文
2、章段落内容的归纳可以运用摘取法、合并法以及舍取法组织答案。二、知识储备(一)局部概括所谓摘取法即根据题干问题,确定答题区域,从答题区域所在语段摘取词语、句子,结合题干问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所谓合并法即在确定答题区域的前提下,把摘取的词句进行分类整理,合并意思相同的项,并重新组织语言,形成语意完整且连贯的话。所谓舍取法即确定答题区域后,把语段中和题干无关的语句删除,再根据留取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组织答案时可以综合运用,使答案尽量准确、简洁。二、知识储备(一)局部概括对于原因、特点和意义等的归纳概括,要注意文章中的提示性词语,如“特征”“特点”“因为”“所以”“意义”“作
3、用”等。确定答题区域时,注意总览全文,要点齐全。当然,有时文章中并没有明显提示性语句,这就要求考生,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冒号,注意文章分条陈述的内容。二、知识储备(二)整体概括相对于局部概括而言,整体概括更注重对作者情感态度以及主旨的把握。散文的情感态度和主旨往往通过作者所写的物、景、人、事来表现,所以考生要对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完整而准确的把握,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赞美、批判、敬仰、怀念、感激等情感态度,对写作对象本身意蕴要合理联想。二、知识储备(二)整体概括对于概括情感态度类题型,要注意寻找行文线索、关注情感词语和抒情方式。寻找行文线索的目的在于理解作者的外在轨迹和内心轨迹,通过
4、对作者思维路线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脉络。关注情感词语是比较直观的方式,标画作者在文章中有明显褒贬色彩的词语、句子,透过这些词语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抒情方式即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明确作者在表达上的特色,散文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还包括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考生可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准确判断。二、知识储备(二)整体概括对文章主旨的概括就是对文章言外之意的理解和归纳总结,需要考生借助串联段意、分析关键语句、合理联想的方式组织答案。所谓串联段意即概括各段段意,根据段意明确作者的写作内容要点。分析关键语句,尤其要注意文首文尾的句子,或者文章中有深刻意蕴的句子,以此揣摩作者的
5、写作意图。合理联想即对所写对象的深入挖掘,如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由自然到人类等。二、知识储备(三)常见设问方式和辨别标志常见问法辨别标志(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5)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6)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简要”等字样题型(2)题干中有“原因”“为什么”“特点”等字样。(3)题干中有“思想”“情感”“主旨”“观点”“态度”“感悟”等字样。三、解题要领概括散文思想内容类鉴赏是高考重要的考查内容,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读全文,
6、明晓大意。通读是准确作答的基础,考场阅读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还要读快,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明确文章写作对象是何物、何景、何人、何事,有何特点,同时对事件的原因、结果有初步的把握,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全文主旨有总体认识。对于局部概括类试题类型,尤其注意要在立足整体的基础上,精确答题区域。三、解题要领其次,认真审题,确定区域。先审读题干,确定是局部概括还是整体概括。然后,明确题干指向,确定是针对某一段还是某几段,是针对某物、某景、某人、某事,是分析原因还是总结作用影响等。如果是针对全文,要注意是情感态度还是全文主旨。最后,确定答题区域。三、解题要领最后,摘合取舍,准确作答。概括散文思想内容不同于单纯的筛
7、选、归纳题,它要求考生不但要具备筛选要点信息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在选定区域内先通过摘录、整合,取舍,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加工,使答案不但要点齐全,还符合题干问法,符合语法规范。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文章整体的概括往往难度比较大,一是文段筛选、取舍的范围大;二是概括性比较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要求更高。四、典题导引(一)局部概括【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概括的能力,即对文章段落层次的概括。梳理文章中作者所理解的音乐、美术内容,确定答题区域为第二段、第六段和第八段。音乐包含的内容在第二自然段中寻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作者成长时听到的鸟叫声、杀猪声、鸡叫声等动物叫声为自然之声;鼓角
8、声、水车声是日常生活之声;办喜事丧事的乐曲、求神还愿的乐舞等是作曲家谱写的乐曲。美术包含的内容在第六段中总结归纳,也包括三个方面:黄蜂和蟢子在门户墙壁间的结窠、鸟雀的作窠伏雏,花草在风雨阳光中的长成和新陈代谢为动植物的生命形态;小银匠、小木匠、小媳妇的艺术品制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第八段主要表达的内容是作者到都市后,工艺美术扩大了作者的眼界。例1.2020年北京卷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第20题20作者理解的音乐和美术分别包含哪些内容?请概括说明。【答案】作者理解的音乐包含:自然之声;日常生活之声;作曲家谱写的乐曲。作者理解的美术包含:动植物的生命形态;民间工艺美术;都市工艺美术。四、典题导引(一)局
9、部概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局部概括的能力。首先,确定答题区域为第六、七、九、十等段落。其次,明确题干中的“他们”具体指玛丽亚索、乌热尔图、走出山林的人们,最后,从六、七、九、十等段落中人物的行动中总结概括。例2.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第23题23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答案】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四、典题导引(二)整体概括【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概括的能力。对“我”要寻找徽墨原因的分析就是对全文主旨的把握。首先确定答
10、题区间为全文,然后抓住关键句或通过概括的方法来分析。从徽墨的历史价值角度来分析,文章第二段“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第六段“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第七段“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第十一段“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例3.2018年天津卷虹关何处落徽墨第18题18.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
11、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答案】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四、典题导引(二)整体概括例4.2013年高考大纲卷林肯心中的鼓声第17题17.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初来曼哈顿,“我”对能够免费林肯中心丰富多彩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最后,“我”被林肯中心的鼓声所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概括能力。情感的变化隐含在文章跌宕有致的结构中。要结合作者的行文,归
12、纳概括。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全文的情节在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变化,所以,理清文中情节是解答把握感情起伏的基础。五、随堂演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小题。(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茶馆黄裳四川的茶馆,实在是不平凡的地方。普通讲到茶馆,似乎并不觉得怎么稀奇,上海、苏州、北平的中山公园就都有的。然而这些如果与四川的茶馆相比,总不免有小巫之感。而且茶客的流品也很有区别。坐在北平中山公园的大槐树下吃茶,总非雅人如钱玄同先生不可罢?我们很难想象短装的朋友坐在精致的藤椅子上品茗。苏州的茶馆呢,里边差不多全是手提鸟笼、头戴瓜皮小帽的茶客,在丰子皑先生的漫画中,就曾经
13、出现过这种人物。总之,他们差不多全是有闲阶级,以茶馆为消闲遣日的所在的。四川则不然。在茶馆里可以找到社会上各色的人物。警察与挑夫同座,而隔壁则是西服革履的朋友。大学生借这里做自修室,生意人借这儿做交易所,真是,其为用也,不亦大乎!五、随堂演练(一)一路入蜀,在广元开始看见了茶馆,我在郊外等车,一个人泡了一碗茶坐在路边的茶座上对面是一片远山,真是相看两不厌,令人有些悠然意远。后来入川愈深,茶馆也愈来愈多。到成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成都有那么多街,几乎毎条街都有两三家茶楼,楼里的人总是满满的。大些的茶楼如春煕路上玉带桥边的几家,都可以坐上几百人。开水茶壶飞来飞去,总有几十把,热闹可想。这种宏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7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