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教学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21 古代 诗歌 五首第 课时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1 古代诗歌五首1.朗读两首宋代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知诗意。2.学习登飞来峰游山西村,理解内容,体会诗人情感。3.品味语言,进一步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目标飞来峰的传说新课导入请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在课本上做好标注。朗读感韵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来试读闻说:听说。千寻: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意:飞来峰顶有座高入云端的应天塔,听说鸡啼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写景译读感意浮云: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缘:因为。眼:视线。不畏浮云遮望眼,自
2、缘身在最高层。诗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议论最高层:最高处。名句点睛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揭示了怎样的哲理?这两句诗写了诗人身高处纵情远眺时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和不畏困难、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深刻哲理。理读感悟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
3、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代表作品有游褒禅山记泊船瓜洲等。作者生平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的诗人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创作背景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深情吟诵游山西村陆游听读:在书上标注字音、节奏和韵脚。朗读感韵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课件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