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用)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寓言四则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专用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寓言四则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全国 专用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2 寓言 四则 作业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22课 寓言四则1.原创题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p)雕像 赫耳墨斯(h)B.星宿(xi)较量躇步跐蹈(c)C.中伤(zhng)凯歌杞人优天(q)D.概汲(gi)爱慕天地崩坠(zhu)答案1.BA项,庇护(b);C项,中伤(zhng),优忧;D项,概溉。2.原创题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B.及其家穿井及其日中如探汤C.闻之于宋君有闻而传之者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答案2.BA项,代词,这件事/助词,的。B项,都是“等到”的意思。C项,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听说。D项,介词,从/介词,向。3.下列句子中
2、,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常一人居外 B.吾穿井得一人C.奈何忧其坏 D.其人舍然大喜4.根据解释,在括号中写出相对应的词语。(1)因喜爱而向往表面上的光彩。()(2)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3)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4)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答案3.D“舍”同“释”,解除、消除。4.【答案示例】(1)爱慕虚荣(2)添头(3)较量(4)杞人忧天【解题思路】根据所给解释,联系课文语境、课下注释和自己的积累进行填写。一、整体把握。(8分)1.阅读课文,补充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处。(8分)答案1.一个银元 添头,白送 狮子 蜘蛛 闻之于宋君
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晓之者劝说(每空1分)二、课内精读。(15分)(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7分)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故事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B.本则寓言的寓意是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C.“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D.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答案2.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吾穿井得一人”中的“得一人”是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4、中的“得一人”是指从井中挖出一个人。这两处意思是不一样的。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分)4.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案3.【答案示例】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这个事情。(2分)【解题思路】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和翻译进行理解分析。“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问明情况,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这个事情。4.【答案示例】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2分)【解题思路】文章通过一个姓丁的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
5、,告诫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二)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8分)5.下列对杞人忧天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一句表明杞人担忧的严重程度,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B.“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写出了有一个人想要开导杞人的原因。C.“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晓之者”对星月的解释很幼稚,想哄骗杞人。D.“其人舍然大喜”表现出杞人在消除心中的担忧之后无比轻松的心态。答案5.C“晓之者”对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其目的是想打消杞人的忧虑,不是想哄骗他。6.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2分)
6、答案6.【答案示例】怕天会塌下来。(1分)嘲笑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忧发愁的人。(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结合内容,从“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中可知,杞人忧天的原因是:怕天会塌下来。这则寓言嘲讽了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忧发愁的人。7.杞人忧天中“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科学?为什么?(3分)答案7.【答案示例】就现在的科学水平看,“晓之者”对天、地、日、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在当时,其思想也算是相当进步了。另外,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7、。(3分)【解题思路】解答该题,可结合实际情况来说明。在科学知识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在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但却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古人对天、地的探求,因此其精神是可贵的。一、2021苏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江南一县郊外古寺,地僻山险,邑人罕至,僧徒久苦之。一日,有僧游方至其寺,告于主僧,且将与之谋所以惊人耳目者。寺有五百罗汉,择一貌类己,衣其衣,顶其笠,策其杖,入县削发,误为刀伤其顶,解衣带白药傅之。留杖为质,约至寺,将遗千钱。削者如期而往,方入寺,阍者殴之曰:“罗汉亡杖已半年,乃尔盗耶!”削者述所以得杖貌,相与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07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