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湖北专版)1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湖北 专版 13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湖北专版)13课时作业(十三)诗歌阅读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_(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答:_(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答: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注】 郑文宝(9521012),字仲贤,宁化人。
2、多才多艺, 是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诗风轻盈柔软。画舸:彩绘油饰的船,也叫画船。(1)“春潭”是水,自然无法“系”住,那么画舸到底“系”的是什么?请联系全词,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_(2)“烟波与风雨”“载”对表达词人的“离恨”有什么作用?答:_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题元十八溪居唐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注】 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答:_(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
3、中的“落”字。答:_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出栈清张问陶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注】 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的一座亭子。陈仓:在今宝鸡市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答:_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半闻横管南宋程 俱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注】 委:落下。金谷:即金谷
4、园,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此处代指金人占领下的北方失地。(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笛声?请简要分析。答:_(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答:_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答:_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1)试分析一、
5、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答:_ (2)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答:_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 玉瀣:美酒。元:同“原”。(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答:_(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_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
6、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乌纱:泛指帽子。 (1)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_(2)本曲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作结,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雨陈与义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
7、: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_(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答:_课时作业(十三)1(1)答案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3)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
8、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2)“色侵书帙晚”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写的是竹影,结合全句加以描绘。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的字“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3)理解诗的主旨要紧扣住诗的最后一联“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因为咏物诗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断。这种题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就像对诗经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样,她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借喻理想,这里也不求一致。2(1)答
9、案 “系春潭”指船系于春日潭水边的柳树上。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系”暗含题目“柳枝”的意思,因此船“系”的就是离别之情。画船系在柳树上也牵系着离情,化抽象为形象。画船、柳树、春潭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静谧优美的意境,用外物的静反衬内心的乱,诗味隽永,情致深婉。解析 作答时注意联系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这样就容易明确“系”在什么地方,显然是水边柳树上。“系”字也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将情感具体化。(2)答案 “烟波与风雨”写行人航程浩渺,路多艰难,表现词人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以此烘托离恨之浓;“载”字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离恨成了可载之物,写出了心头离愁的沉重,形象可感,富有创意。解析 “烟波与风雨”显
10、然是词人对朋友前途的担忧与关切,借此来表达离别之愁;“载”恰与“载不动许多愁”的“载”字相同,化抽象为具体,赋予离愁重量感,使之真实可感。3(1)答案 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景物描写的特点: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即“水槛山窗次第逢”。解析 诗的前两联中以极富层次感的景物展示了一幅幽美的意境,作者走近友人“溪居”时,依次观察到了溪水、岚、树、槛、窗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阳光下的皮肤》|冀教版(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