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第19课《枣儿》(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解析版 .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2623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9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枣儿 第19课枣儿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解析版 19 分层 作业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解析
    资源描述:

    1、19枣儿分层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掸土(dn) 翘首(qio) 横匾(bin)B.嚼食(ju) 雕塑(s) 折叠(zh)C.童谣(yo) 蓦然(m) 骑跨(ku)D.塞进(si) 钢盔(ku) 凝视(nng)【答案】D 【解析】A项,“翘”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io;B项,“嚼”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io;C项,蓦m。故选D。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老人)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B.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C.(男孩)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D.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棵枣儿,是留给我爹的【答案】D 【解析】

    2、D项,“一棵枣儿”应为“一颗枣儿”。故选D。3.依次填入全职人的心,收旧事的一项是(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A. B. C. D.【答案】B 【解析】“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对应“柔曼”,“石缝间漏下的滴泉”如清脆的弹拨,“万道细流”交汇才会变得“厚重”,“飞瀑落下深潭”如“雄浑”的“铜管齐鸣”。故选B。4.选词填空。(1)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 (吞 咽)下肚了。(2)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

    3、(毛手毛脚 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3)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 。(抱头就逃 狼狈不堪)。【答案】(1)吞 (2)蹑手蹑脚 (3)抱头就逃【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能力。(1)“吞”指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儿地或成块地咽下去,与“咽”相比,更能突出“我”的心急,与“我一急”相照应。(2)“毛手毛脚”指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此处,小男孩是怕捡枣儿被发现,故意把脚步放轻些,所以要选“蹑手蹑脚”。(3)“抱头就逃”暗含“狼狈不堪”的意思,且有逃跑之意,更符合语境。5.下面的台词意蕴丰富,请你揣摩其言外之意。(1)老人 甜

    4、是甜,不中看,谁要啊。(2)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3)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答案】(1)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2)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3)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方向的迷失、精神家园的迷失。【解析】(1)“甜是甜”是指内在的品质。“不中看”是指外表的普通平凡。所以这句话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2)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3)注意理解“不认识回家的路”的比喻义。6.阅读拓展材料,你认

    5、为本剧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拓展材料:枣儿连同孙鸿本人都应是许振球等老一辈小品作家十年辛苦一朝收获的最可喜的成果,是家乡土壤、父老心血和一切关心、呵护、扶持靖江小品创作的靖江人共同玉成的。摆在我面前的枣儿不是一颗、两颗,而是数不清的一大片。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有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地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我不禁也大喊一声:为什么没有回音?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之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这枣儿啊,你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既甜又苦,五味俱全,成

    6、色不一,自在真实,性情各异,皆可入口,却需咀嚼,不咀嚼就品不出它们的真味道。选自齐致翔品枣儿为序【答案】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坚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解析】本题通过阅读拓展材料,进一步揣摩体会剧本的思想主旨。二、课内阅读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

    7、垂头丧气站住)老人 怎么了?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老人 噢?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老人紧紧搂住男孩。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

    8、来的。老人 那,咱们喊喊?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7.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8.“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9.“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10.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答案】7.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9、。8.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简要做的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9.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10.答案不唯一【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男孩的唱词”来分析其性格特征,比如:(1)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2)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3)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4)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

    10、晚会回来的。这些语言能够体现男孩“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8.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常识及其作用的分析和把握。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做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9.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语言的特点的把握。戏剧语言有时候含蓄蕴藉,有丰富的潜台词,即言外之意。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10.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从“物质上、精神上”等

    11、方面予以帮助,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和这些老人和孩子多交流,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他们的思亲之情,在过节时可以把他们接到身边等。三、课外阅读(一)精读下面的独幕剧,完成后面小题。错?对?(涵静趴在书桌前,四周昏暗,台灯明亮。涵静一边写,一边推推宽边眼镜。音乐逐渐响起,舞蹈演员在昏暗的四周跳舞,他们是涵静作品的再现。涵静脸色愉快时,他们轻快地跳;涵静脸色沉重时,他们抑闷地跳。最后,涵静在书桌前入睡了。灯光暗,舞蹈演员和涵静下。)(白天,在教师办公室,涵静跟着李老师上)李老师:(先坐下,喝口水)你今年多大?涵 静:(噤立)十六。李老师:几年级?涵 静:初三,老师,我李老师:你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涵 静

    12、:(不语,扯衣角)李老师:我承认你有写作天分,你的小说很感人。可是现在是初三,你知道吗?初一初二,你写多少我都不管你,初三毕业后,你怎样写都是对的,不过初三,你还把心思泡在这上面,这就是大错特错了!你自己考虑吧!涵 静:我李老师:让你妈妈打个电话给我。(灯光暗,涵静和李老师隐于黑暗中,李下)(一束柔和的光由上而下铺在台中央的涵静身上,她蹲在地上,脸埋在手臂中。)涵 静:(抬头)错,对,对,错。老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说我错了,可是编辑姐姐、同学、朋友,却说我是对的,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站起)为什么有初三?为什么有中考?为什么有六门课等我去过?为什么我不能继续写小说?为什么?为什么?向

    13、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涵静的脸越发苍白了)王姐姐说我再努力些,或许就能出一期专号,可是,我初三了(涵静下)(白天,办公室)涵 静:我考虑过了,我决定休学。李老师:你说什么?你疯了!涵 静:我想我是对的。李老师:你父母怎么说,他们也疯了?涵 静:他们反对,可是我会使他们明白,我是对的。(涵静转身走下)李老师:(望着涵静)唉11.本文的戏剧冲突是什么?12.从涵静的内心独白你能看出什么?13.可否删掉开篇的舞台提示?为什么?14.读了这一独幕剧,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1.初三了仍坚持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李老师认为初三了还泡在写作上是大错特错的;涵静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要证明自

    14、己坚持写作是对的。12.涵静在学习上的迷惘,这也是当代中学生的困惑。13.不行。因为此处描写得当,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到涵静爱好写作,有写作天分。14.(示例一)涵静的选择是对的。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分来发展自己,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这样才能成功。再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呢?(示例二)涵静的选择是不明智的。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没有过硬的基础,不要谈什么写作。即使能写一点文字,也是昙花一现。(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五个快递董晓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湿滑的路上,胸前抱着五个快递。他的右手边,黑龙江在静静地流淌

    15、。此刻,他在北紅村中国最北边的村庄。深秋了,头一天下过一场雨,气温下降很快。董晓强走着走着,却觉得身上热起来。迎着寒风,奔波在路上,成为董晓强工作中的常态。今天上午,他开车两小时,走了一百多公里,把五个快递从漠河县城带到了边境线上的北红村。现在他要把五个快递尽快送到村民家中。这里纬度高,天黑得早,他得抓紧。董晓强今年48岁,是漠河菜鸟极北驿站的站长。他和六名快递员一起,每天要送两千多件快递。但漠河的北红村、洛古河村都还没有通快递,一般都得村民自己进城办事的时候,捎带着把全村的快递都取回去。可是,谁进城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办,还要赶着天黑前回家去,哪有时间挨个点跑遍,帮着所有村民把快递都取上?于是,

    16、董晓强担起这份责任。第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开农家乐的李嫂。快递小小的,不重。北红村这两年一下子冒出好些家客栈、农家乐。原来默默无闻的小村,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许多游客自驾前来。村里人统计过,全村三百多人,有多半数从事旅游业。董晓强走进一个农家院子,喊了一声“李嫂”,里头有人答应着出来。见是快递,李嫂惊喜地叫了出来:终于到了!打开包裹,是几盒治高血压的药。李嫂家的游客,从山东济南给寄的。夏天时客人在她家住过,就跟热情的李嫂成了朋友。知道李嫂有高血压的毛病,她就给李嫂寄药来了,连钱都不肯收。说到药,董晓强记起一件事。今年抗击疫情正紧张的时候,董晓强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中年男人

    17、,给兴安镇的母亲买了治哮喘病的药。可那时快递没人送,自己又回不了家,还担心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把他急坏了。他央求董晓强,能不能帮忙把药送过去,顺便看看老人家。兴安镇距漠河两百四十公里,来回就是近五百公里。董晓强找了运管,找了居委会,找了医院,找了公安局,跑了一圈,拿到了通行路条。就这样,一个人,一辆车,一包药,下雪天,极寒地,他愣是开了六个多小时,把药送到了老人手中。一个快递,快递费用和来回开车的油费比一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董晓强说,当时想到这是老人家急需的药,没考虑那么多,干就是了。从李嫂那儿离开,第二个快递是寄给北红小学王老师的。董晓强听说过,王老师来的时候是2009年,学校操场还是一片荒

    18、草:没水,没电,没网络。王老师挑水、打井,晚上点着蜡烛批作业。北红村三年后才通电。王老师那时年轻,这一晃,十多年了。董晓强把快递送到王老师手中,又加了王老师的微信。快递打开,是几副羽毛球拍,给学生们用的。董晓强对王老师说:“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 第三个快递是北红村王叔的。董晓强给王叔打电话,王叔说他不在家,进山采蘑菇去了。“家里门也没锁,你推一推就开,把东西放桌上就行。”北红村处于大兴安岭地区,蘑菇、木耳、菜干、药材,这些山货以前卖不出去。有了游客之后,山货可以销往全国各地,只要手机上发发朋友圈,就有人买了。董晓强心想,今年一定要争取把把北红和洛古河两个村

    19、的网点开通这样,大伙儿寄东西买东西都要方便多了。第四个快递,是村里年轻人小冉买的手机壳,从广东番禺寄来的。遗憾的是,拆开以后,发现手机壳开裂,董晓强当场给办了退货手续,下午带到漠河退回。看见眼前的年轻人,董晓强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董晓强生于内蒙古甘河镇,1988年跟着父母来到了漠河。他父亲主要负责给漠河重建绘图纸,母亲从那时候开始做起生意,一家人自此扎根漠河。从懂事起,董晓强就帮家里干活,退伍后接着做生意,几乎跑遍了漠河县的每一个乡镇。2019年,他接手了驿站,为大伙儿送快递。但是没多久,他就发现,在漠河,送快递这活儿不好干。天太冷了。漠河一年有七八个月是冬天,最冷的时候,零下四五十度。“

    20、必须开烧火炉的三轮车,手机必须焐在胸口的兜里才能用,要不然就开不了机。快递员们的手、耳朵,都被冻伤过,天黑得早,路面全部结冰,安全系数也低”董晓强说。人手不够时,他自己也顶上去,为送快递,他翻过雪墙,钻过森林,不方便开车时也跑过步,一年下来瘦了二十斤。最后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冉大姐。冉大姐的家不好找,打了三个电话,又找人问路,终于找到冉大姐家。冉大姐说,她身体不好,最近出门不方便,幸亏董晓强把东西送上门来了。冉大姐买了些生活用品,她说,要是咱们北红村每天都能有快递送到,大伙就开心了。“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她问董晓强。董晓强说,办法他已经在想了,争取早一点把咱北红这条线开起来。当过兵的董晓强很喜欢

    21、一部叫士兵突击的电视剧,他最认同剧里的一句台词:“不抛弃,不放弃。”北红村这样一条快递线路,如果按照当下流行的所谓“大数据”和“算法”来看,开辟的性价比不高路远,单子又少,跑一趟只有亏钱。但是董晓强的个性“倔”,他冲到小镇客运站,跟负责人一顿理论,“谈判”的结果是,让班车帮着村民们把快递带过来,所有的费用,董晓强自己掏腰包。董晓强也明白,对于大城市的人,网上点个外卖,或许半个小时热乎乎的饭菜就送到客户手中了。一早在网上下个单,没准儿下午快递就送到你面前了。这就是物流发达的魅力。董晓强感慨,如果让北红村能享受到这样的物流便利,这个小村庄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村子发展得越好,快递物流的业务也就会越来越

    22、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正是因为董晓强认准了这个理儿,他才倔强地坚持把快递业务做起来。送完最后一个快递,董晓强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还不能马上休息,忙碌了一天,此刻的他并不觉得劳累,反而浑身充满了干劲。他的目光里分明流露着满满的信心和希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 如果你是董晓强,请完整讲述你送这五个快递经过和完成工作后的感受。16. 请你自选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人手不够时,他自己也顶上去,为送快递,他翻过雪墙钻过森林,不方便开车时也跑过步,一年下来瘦了二十斤。17. 请你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董晓强听说过,王老师来的时候是200年学校操场还是一片荒草,没水,没电

    23、,没网络。王老师桃水、打井,晚上点着增独批作业。北红村三年后才通电。王老师那时年轻,这一晃十多年了。18. 读完文章,你认为董晓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案】15. 今天上午,我开车两小时,走了一百多公里,把那五个快递从漠河市带到了边境线上的北红村。现在要把五个快递尽快送到村民家中。第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开农家乐的李嫂。送的是几盒治高血压的药。第二个快递,是北红小学王老师的。寄的是几副羽毛球拍,给学生们用的。王老师10多年来把心都掏给了这所学校和孩子们,我告诉王老师:“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第三个快递,是北红村王叔的,他不在家,进山捡蘑菇去了,

    24、让我推门进屋把东西放桌上。第四个快递,是村里年轻人小冉买的手机壳。最后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冉大姐。冉大姐的家不好找,打了三个电话,又找人问路,终于找到了。 虽然忙碌了一天,但我并不觉得劳累,反而浑身充满了干劲。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如果让北红村能享受到和大城市一样的物流便利,这个小村庄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村子发展得越好,快递物流的业务也就会越来越多。我坚信这个理儿,一定坚持把快递业务做起来。16. 这段话用白描的手法叙述董晓强送快递的情形,语言简洁,内涵丰富,高度概括了晓强风雨无阻、顶风冒雪送快递的情形,赞扬了不怕苦不怕累,心中有梦想的敢追求的快递小哥。 17. 这段话插叙了王老师来到北红村白手起

    25、家,建设学校,教书育人的事迹。这事迹感染和激励着“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我”脱口而出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这段话看似游离话题之外,其实丰富了情节,突出了主题,丰满了人物形象。 18. 董晓强是一个有梦想、有爱心、有魄力、敢作为的一代新人形象。“有爱心”体现在对王老师和学校、孩子们的快递业务不收费用,支持教育事业。“有魄力”,“有闯劲”体现在开创快递业务,宁可冒危险、赔钱也要给乡亲送快递,坚信乡村会越来越好,做快递会推动村庄更好更快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梦想”体现在他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有规划,相信未来一定越来越好,走上良性循环的快车道。【解析】1

    26、5.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根据题干“完整讲述你送这五个快递的经过和完成工作后的感受”的提示,应先讲述送这五个快递的经过,然后结合相关内容谈感受。注意应使用第一人称讲述。第一问:送这五个快递的经过。根据段“今天上午,他开车两小时,走了一百多公里,把五个快递从漠河县城带到了边境线上的北红村。现在他要把五个快递尽快送到村民家中”,可讲述:今天上午,我开车两小时,走了一百多公里,把那五个快递从漠河市带到了边境线上的北红村。现在要把五个快递尽快送到村民家中;根据段“第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开农家乐的李嫂。快递小小的,不重打开包裹,是几盒治高血压的药”,可讲述:第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开农家乐的李嫂,送的是几盒治高血

    27、压的药;根据段“第二个快递是寄给北红小学王老师的。董晓强把快递送到王老师手中,又加了王老师的微信。快递打开,是几副羽毛球拍,给学生们用的。董晓强对王老师说: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可讲述:第二个快递,是北红小学王老师的。寄的是几副羽毛球拍,给学生们用的。王老师10多年来把心都掏给了这所学校和孩子们,我告诉王老师:“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根据段“第三个快递是北红村王叔的。董晓强给王叔打电话,王叔说他不在家,进山采蘑菇去了。家里门也没锁,你推一推就开,把东西放桌上就行。”可讲述:第三个快递,是北红村王叔的,他不在家,进山捡蘑菇去

    28、了,让我推门进屋把东西放桌上。根据段“第四个快递,是村里年轻人小冉买的手机壳”可讲述:第四个快递,是村里年轻人小冉买的手机壳。根据段“最后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冉大姐。冉大姐的家不好找,打了三个电话,又找人问路,终于找到冉大姐家”,可讲述:最后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冉大姐。冉大姐的家不好找,打了三个电话,又找人问路,终于找到了。第二问:完成工作后的感受。根据段“送完最后一个快递,董晓强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还不能马上休息,忙碌了一天,此刻的他并不觉得劳累,反而浑身充满了干劲。他的目光里分明流露着满满的信心和希望”可谈:虽然忙碌了一天,但我并不觉得劳累,反而浑身充满了干劲。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根据段“董

    29、晓强也明白,对于大城市的人,网上点个外卖,或许半个小时热乎乎的饭菜就送到客户手中了。一早在网上下个单,没准儿下午快递就送到你面前了。这就是物流发达的魅力。董晓强感慨,如果让北红村能享受到这样的物流便利,这个小村庄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村子发展得越好,快递物流的业务也就会越来越多”可谈:如果让北红村能享受到和大城市一样的物流便利,这个小村庄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村子发展得越好,快递物流的业务也就会越来越多。根据段“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正是因为董晓强认准了这个理儿,他才倔强地坚持把快递业务做起来”可谈:我坚信这个理儿,一定坚持把快递业务做起来。16.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段画线句“人手不够时,他自己也顶上去

    30、,为送快递,他翻过雪墙,钻过森林,不方便开车时也跑过步,一年下来瘦了二十斤”中的“顶”“翻”“钻”“跑”等动词,可知,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他的形象,是白描手法(或运用了动作描写);“瘦了二十斤”也是白描式简笔勾勒(或外貌描写);结合段“谁进城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办,还要赶着天黑前回家去,哪有时间挨个点跑遍,帮着所有村民把快递都取上?于是,董晓强担起这份责任”可知,表现了董晓强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情态,高度概括了晓强风雨无阻、顶风冒雪送快递的情形,蕴含着作者的赞美之情。17.本题考查插叙及作用。根据第段中画线句“董晓强听说过,王老师来的时候是200年学校操场还是一片荒草,没水,没电,没网络。王老师桃水

    31、、打井,晚上点着增独批作业。北红村三年后才通电。王老师那时年轻,这一晃十多年了”是“董晓强听说过”的故事,介绍了王老师来到北红村白手起家,建设学校,教书育人的事迹。属于插叙。结合段“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可知,这事迹感染和激励着“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正是像王老师这样的人和事,让董晓强浑身充满了干劲,可见揭示了董晓强爱岗敬业的思想根源。这段话看似游离话题之外,其实丰富了情节,突出了主题,丰满了人物形象。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根据段“第二个快递是寄给北红小学王老师的。董晓强对王老师说:以后只要是学校的、孩子们的包裹,您说一声,我专门送过来”,对王老师和学

    32、校、孩子们的快递业务不收费用,并且很热心专门送,可知他“有爱心”;根据段“兴安镇距漠河两百四十公里,来回就是近五百公里快递费用和来回开车的油费比一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和段“董晓强感慨,如果让北红村能享受到这样的物流便利,这个小村庄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村子发展得越好,快递物流的业务也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正是因为董晓强认准了这个理儿,他才倔强地坚持把快递业务做起来”宁可冒危险、赔钱也要给乡亲送快递,坚信乡村会越来越好,坚持开创快递业务,让快递会推动村庄更好更快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见他“有魄力”;根据段“董晓强的个性倔,他冲到小镇客运站,跟负责人一顿理论,谈判的结果是,让班车帮着村民

    33、们把快递带过来,所有的费用,董晓强自己掏腰包”,您愿自己掏腰包,也要不事情做下去,可知他“有闯劲”;根据段“她说,要是咱们北红村每天都能有快递送到,大伙就开心了。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她问董晓强。董晓强说,办法他已经在想了,争取早一点把咱北红这条线开起来”和端倪“他的目光里分明流露着满满的信心和希望”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有规划,相信未来一定越来越好,走上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可知他“有梦想”;可见,董董晓强是一个有梦想、有爱心、有魄力、敢作为的一代新人形象。四、微写作19.在你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一个情节,将其改编成剧本。要求:符合原著人物形象;集中展示戏剧冲突;有适当的舞台说明;字数不少于200。【答案】(示例)【范进在胡屠户院外踮起脚向里张望】范 进 (咳了两声,向里面小声叫道)岳父大人,岳父大人【胡屠户拿着酒碗走出屋,袒胸露怀】胡屠户谁啊?(看见范进)又是你这个现世宝,进来说话!【范进低头哈腰走进院子,满脸赔笑极不自然】胡屠户 你近些日可曾寻得什么营生?范 进 没没有胡屠户(瞪起眼)你这是让我女儿喝西北风吗?哦!你这是不是又来借钱了?范 进不啊是岳父大人,我我想胡屠户什么“不啊”“是啊”的,话都说不明白,没用的东西!范 进是,岳父教训的是。我我想去乡里考试,没有盘缠,想向岳父大人借一些哎哟!【范进还没说完话,就被胡屠户一口啐在了脸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9课《枣儿》(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解析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62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