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戎不取道旁李
- 资源描述:
-
1、课 题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习重难点1.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进行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回顾课
2、文,导入新课。(1)课文主要讲了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出门玩儿,看见道旁的李树 ,别的小朋友都 ,只有王戎 。别人问他原因,他说: 。摘下来尝一尝, 。明确:王戎 果实累累 争着跑过去摘李子 不动 李树长在路旁还有这么多果子,这一定是苦味的李子(2)王戎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呢?为什么其他孩子不摘到“此李必苦”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学习任务一:领悟道理,学习人物优秀品质1.问题引路:朗读课文,想一想王戎判断李子苦的根据是什么?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1)先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2)课堂交流。交流要点:看到道旁的李树硕果累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为什么呢?王戎回答:“树在
3、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为什么这样说?是的,李子树长在路边无人看管。如果结的是甜李,李子一定早被摘光了。但树上的李子多得压弯了树枝,也没有人采摘,所以能够推测出:这一定是苦李。最后一句“取之,信然”也证实了王戎的想法是正确的。2.这么多孩子,为什么只有王戎知道“此必苦李”?明确:因为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进行推理判断。3.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王戎说什么?预设1:王戎,你小小年纪竟如此聪明,真是太佩服你了。预设2:王戎,你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预设3: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他的这种品质。学习任务二:拓展延伸,尝试背诵课文1.古代像司马光、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我们多阅读这样的故事,既拓宽我们的视野,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聪明才智。2.教师介绍“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取球”“诸葛亮的故事”“陈元方的故事”。3.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大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鼓励学生根据提示背诵课文。主题思想这篇课文写的是王戎小时候和小伙伴出门玩儿,看到路边的李树果实累累,别的小伙件都急忙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他根据李树生长在路边并且果实累累判断出李子是苦的,表现了王戎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布置作业1.大声朗读并背诵课文。2.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25.王戎不取道旁李 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2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