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花生 上好课 第2课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上好 年级 语文 上册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课 题2 落花生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学习重难点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学情分析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乐于交流,想法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正处在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言素养的关键时期,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必须关注他们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他们架起一道通向生活的桥梁,引领他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
2、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任务五:复习引入,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1.回顾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收获花生后,他们在收获节里是怎么议论花生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任务六:分角色朗读对话,感知特点,领悟道理。【设计意图:突破重点,在读中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词,读懂字面的含义,感受花生外表的朴实。再通过设疑“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吗?”引导学生在辨析中领悟父亲的话。通过拓展资料,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只讲体面的人”“有用的人”这两个关键词,将学生的思
3、维引向深处,体会作者的内心。】一、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花生的特点。1.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下表。议论的人花生的样子花生的好处父亲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姐姐味道很美哥哥可以榨油“我”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都喜欢吃二、读中比较,感悟花生的品格。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710自然段,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感受人物内心不同的想法。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1)默读第10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较对象桃子、石榴、苹果花生生长位置高高地挂在
4、枝上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外表鲜红嫩绿不好看给人的印象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很有用(2)思考:父亲说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苹果?结合表格,谈一谈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花生的可贵之处又体现在哪里?预设1:相同点是都好吃,都对我们有好处。预设2:不同点是果实的外表和长的位置不一样。引导语:通过花生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的生长特点,你能读懂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吗?预设:父亲把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放在一起比较,是要突出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较名利的精神品质。(3)再读父亲的话,思考: “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的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总结语:
5、父亲这样说,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而是从生长特点来进行对比,突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花生就是这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三、情景朗读,领悟道理。1.教师引读:一家人品尝着花生,谈论着花生,父亲郑重其事地说:“(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养成像花生一样的品格,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父亲的话不仅是对儿女们说的,也印在了我们的心上:“(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思考: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1)学生交流。(2)教
6、师总结:父亲是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不要只看重外表,要做有用的人。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由花生的品质总结出做人的道理。(3)结合背景资料,思考:父亲为什么教育“我们”做这样的人?资料卡 二十世纪初叶,国家正处于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国家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各类有用的人才,而当时的许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爷们天天醉酒欢歌,置国难于不顾。许地山的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许南英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清贫的生活。也正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课件:20 古代诗歌五首 (共3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