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上好课】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看 上好课 教学 设计 上好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同步 备课 系列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06我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3.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重点难点】1.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2.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主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清华师生长途跋涉,开始“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一路翻山越岭,夜宿晓行,徒步横跨湘黔滇三省,历时68天,行程3500里。 在这支队伍中,有个人的一些行为引人注目。一是开饭的时候经常迟到;二是背诵英文词典。他在步行途中,边走边读,背熟后陆续撕去,抵达昆明,字典
2、已全部撕光。 在3500里的行程中,他记住的远不止那本英文词典,作为一个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切关怀的诗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底层人民,无疑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他就是爱国诗人穆旦。二、预习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丰润 (fn rn ) 沉醉(chn zu) 忧戚 (yu q ) 揉过 (ru u ) 勃发(b f) 飘逸(pio y ) 漫游(mn yu) 摇曳 (yo y )枉然 (wn rn ) 谐奏(xi zu )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1)忧伤烦恼。戚,悲伤。(忧戚)(2)白白地。(枉然)(3)漂浮,飘散。(飘逸)(4)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流盼)(5)宽广
3、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坦荡)3.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穆旦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也是西南联大“八百从军学子”中的一员。他将西方现代派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相结合,诗风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其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因其诗歌饱含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穆旦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现代诗歌第一人”。4.背景链接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本诗写于1938年, 由于战事危急,20岁的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不远千里,奔赴西南联大。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惨状,经历了
4、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的希望”。这首诗也是他到达云南蒙自写的第一首诗。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诗中意象,思考以下问题:(1).“我看”到什么?(2).“我想”到什么?(3).“我叹”的什么?【交流点拨】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点,找到一些意象,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并达成共识。(二) 诗歌赏析1.品读第一、二节。(1)想想我看到了什么?请根据诗中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诗中的画面。【交流点拨】意象:春风、青草、远水、绿潮、飞鸟、晴空 、流云、大地,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日原野夕阳图。 示例:温暖的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6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