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诗二首
- 资源描述:
-
1、第7课散文诗二首 教学设计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味人间挚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重点)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挚爱亲情,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整体把握课文,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3.理解诗歌中体现的亲情,激发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的情感。活动一:情景导入1.出示孟郊游子吟,学生诵读
2、。引导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溪,她温柔、清澈、远而流长。孟郊在游子吟中就曾高度赞美过母爱,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一遍。正如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能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但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活动二:资料助读1.文学常识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
3、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2.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圣”。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影响很大。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tn)迦(ji)利3.金色花,即“黄兰”,木兰科常绿乔木,树形高大,开金黄色花朵。印度将其视为圣树。又译作“瞻波伽”。活动三:探究读文一、读准字音1.请把你挑出的容易读错的字在书上标注。嗅(xi) 罗摩(m) 衍(yn )那 匿(n)笑 祷(do)告 花瓣(bn )2.自由的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试着把握停顿,读出情感。二、读美语气、语
4、调1.抽读或者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完以后,要点评读得怎么样) 2.教师指导朗读: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 出示句子:(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孩子的顽皮)(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急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读出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3.学习方法,培养习惯学生诵读诗
5、歌,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出示朗读提示符号:(1)“。”表示重读;(2)“ ”表示停顿,“ ”表示连贯读;(3)“”表示音调上扬,“”表示音调下降;(4)“”表示音调拉长。 三、读出情感1.理解文意,体会人物背后的小小心思。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他为什么要躲起来,惹妈妈着急呢?妈妈开始还问“你在哪里呀?”挺着急的,后来没找到孩子,自己居然去沐浴、读书、查看牛棚,一点也不着急似的,这是为什么呢? 妈妈在小庭院里做祷告,是不是为孩子的安全祈祷呢? 2.感受美好引导语: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1)请用“当妈妈_时,我就_
6、”的句式说一说,并写写批注。预设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表现出“我”对母亲默默的关爱之情。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表现出“我”对母亲的牵挂之情。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批注:妈妈给我知识与智慧。表现出“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教师小结:孩子三次与妈妈捉迷藏,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的奇思妙想,以虚拟的情境,表现出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也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_的孩子和一个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7、预设 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和一个慈祥、爱读书的妈妈。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和一个勤劳美丽的妈妈。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和一个爱孩子的妈妈。师小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爱撒娇、爱妈妈的孩子;这是一位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3)你觉得这对母子之间关系怎么样呢?(有什么特点) 特点:互相了解、彼此关心、感情很深 3.主旨探究:“我”为什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就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我们中
8、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 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总想无时无刻地关注妈妈,所以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三次跟妈妈玩起“躲猫猫”,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亲昵之举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孩童活泼顽皮的天性。活动四:拓展阅读1.走近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63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测试题.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