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十一课.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十一课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达标 巩固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第十一
- 资源描述:
-
1、第11课咏物诗四首【名句积累】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2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王安石孤桐)3纵被春风催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题竹石)8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10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名篇赏析】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
2、自纷纷。诗意: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赏析: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元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芍药媒妁韶光B渐觉咀嚼比较C蓬
3、蒿长篙枯槁 D芙蕖渠道身躯解析:A项,sho、shu、sho;B项,ju、ju、jio;C项,ho、o、o;D项,q、q、q。答案:C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刺头啼血魂魄 B龙须马乳推辞C妖媚凌云藤曼 D新茎国色亵渎解析:C项,曼蔓。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树何山著子规著:附着,栖息B直待凌云始道高始:刚,方C花开时节动京城动:轰动,惊动D池上芙蕖净少情净:干净解析:D项,净:高洁。答案:D4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名句。(1)子规一诗中“_,_”两句,化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悲凄的感情。答案: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2)刘禹锡以“_,_”给予
4、了牡丹高度的评价。答案: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3)时人不识凌云木,_。答案:直待凌云始道高二、阅读提升(一)课内赏析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诗中所寄何情?诗人如何将子规与感情融为一体? 答:_答案: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平,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子规与诗人感情融为一体。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
5、牡丹?答:_答案:作者先评芍药和荷花。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芍药的艳丽、妩媚之态,荷花的洁净。但通过芍药妖艳而格调不高,荷花洁而寡情,孤芳自赏侧面烘托出牡丹的高贵。(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联中“动”字用得好在哪里?答:_答案:不但写出了牡丹开放时颜色、香味之“动”,更写出了人心的“动”、感情的“动”。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诗歌的第一句写小松是一“刺头”,这个“刺”字在塑造小松形象上具有怎样的作用?答:_答案:“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
6、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画出来了,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含有深刻的哲理,你对其中的哲理是怎样理解的?答:_答案:事物是发展的,我们不能用僵死的眼光看问题,更不能目光短浅,要见微知著,敢于发现新事物,扶植新事物。(二)名句赏析8请自选一个角度(如意境、手法、情感等),对下列诗句作简要赏析。(1)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答:_品评:这两句是对前面杜宇传说以反诘证据提出的质疑,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将题材化通俗为新颖,写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表示极度愤慨,寓意深刻。(2)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答:_ 品评:这句是写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9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