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WORD版含解析 2014 2015 学年 语文 语文版 选修 选读 第十二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司马迁曾经赞颂孔子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就是说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儒家学说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虽然我们在个人修养上很难达到孔圣人那样的境界,但是我们应该向往它,追求它。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先贤的足迹,从孔子的生存智慧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1字音字形(1)斐然()(2)暴虎冯河()(3)桴()(4)恸() (5)牖() (6)莞尔()(7)偃() (8)喟然()2重要词语(1)吾党之小子狂简:_(2)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_(3)博我以文,约我以礼:_(4)如有所立,卓尔:_(5)叔孙武叔毁仲尼:_(6)无以为也:_(7)他人
2、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_3通假字(1)归与!归与:_(2)无所取材._(3)子见南子,子路不说:_4虚词用法(1)虽(2)其(3)如(4)之(5)于(6)为5词类活用(1)噫!天丧予:_(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_(3)既竭吾才,如有所立:_6特殊句式(1)子行三军,则谁与:_(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_(3)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_(4)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_(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_(6)子贡贤于仲尼:_(7)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_7成语积累(1)斐然成章:_(2)用行舍藏:_(3)暴虎冯河:_(4)临事而惧:_(5)升堂入室:_(6)莞尔而笑:_(7)割鸡焉用牛
3、刀:_(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_(9)循循善诱:_(10)欲罢不能:_8名句积累(1)_,_,惟我与尔有是夫!(2)_,小人学道则易使也。(3)_,钻之弥坚。_,忽焉在后。重点研读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从本书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一个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为什么显得较为丰满生动?答:_2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答:_合作探究孔子,一个人格伟岸的仁者、一位“何其多能”的卓越的智者、天意纵使之而成的一代圣人(“固天纵之将圣”)(论语子
4、罕),被誉为时代的精神偶像。早在西汉之时,司马迁就已经推许孔子为“至圣”(史记孔子世家)。后来儒家极力构想的、积极追求的理想人格(“内圣”),其实在孔子身上早就实现。请以“走进论语感受圣者的伟大”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提示论语一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孔子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探究第一步,搜集有关孔子人格的研究资料,搜集历史上有关孔子的评价;购买史记。第二步,阅读史记之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追求。研读论语,概括孔子伟大品格的具体表现,做好读书笔记。第三步,研读搜集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孔
5、子的历史贡献、历史地位,真切地感受其伟大品格。第四步,写一篇1 500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考点一被动句【命题规律】被动句是文言特殊句式中很常见的一种句式。常放在文言翻译题中考查,有时也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例题解析】下列各句不属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学于余B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C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D秦,虎狼之国,不可信试解:_解析A项第一个“于”表被动。B项“见”表被动。C项“为”表被动。答案D点拨要熟习文言文被动句的常见格式。如果看到形式上是主谓结构而当主谓结构来翻译时,又不合常理,就要考虑它有可能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中
6、,“屈原放逐”就是屈原被放逐的意思。【考点总结】文言文被动句的几种典型句式1用“于”表被动: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2用“见”表被动: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表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为”表被动:其印为予群从所得。5用“为于”表被动:胥之父兄为戮于楚。6用“为所”“为所”表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7用“受”“被”“受于”表被动:受制于人。考点二“所”字的用法【命题规律】(1)“所”是不常考虚词。(2)“所”放在动词前,与动词一起构成“所”字结构,这是“所”的常见用法,也是考得较多的一种用法。【例题解析】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吾知所以拒子矣,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0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课件:2.1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