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部编版 第五 单元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 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第一课时 基础大闯关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受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3.熟读课文。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受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板块一:谈话导入,解题读题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2)师指名读;生齐读。2.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一起跟随作者去感受美景奇观,学习描写美景奇观的方法吧!板块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自由阅读本单元课文,了解单元内容。2.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认读词语,读通课文。(2)画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多读几遍,
2、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再读课文,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板块三:全班交流,点拨引导1.第一关:生字新词我会读(1)出示本单元词语,多种方式检查认读。扩大 范围 重荷 努力 刹那 夺目 分辨 灿烂 代替 镶嵌 紫色 不仅 杜鹃 一簇 宽窄森郁 气势 聚集 拥挤 心情 肩背 臀部 脚跟 移动 昏暗 挤压 额角 登录 漆黑 宽广蜿蜒 石笋 观赏 源头 长廊 石钟乳 万寿山 佛香阁 昆明湖 变化多端 神清气爽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绵延不断 绚丽夺目容易读错的字:荷(h)刹(ch)镶(xing)浙(zh)簇(c) 臀(tn)蜿(wn)蜒(yn)多音字:荷h
3、h表示“莲”时,读h。刹shch表示“止住”(车、机器等)时,读sh。(2)交流识字方法。比较法:努-怒-奴 镶-壤-嚷 浙-拆-渐-淅 鹃-捐-绢 臀-肩-殿 乳-浮-俘2.第二关:汉字书写我能行(1)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并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2)教师示范重点生字。 提示:“努”注意上右是“又”不是“口”。“镶”右边偏旁的下面不要丢掉一撇。“紫”下面是“糸”,不是“关系”的“系”,不要多写一撇。“笋”注意下面的横要出头。(3)学生练习生字,展示所写成果。3.第三关:课文朗读我最棒(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2)出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让学生读,重点评价朗读是
4、否正确,流利。(3)重点句段: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
5、,眼前一片明艳。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正前面,昆明湖静
6、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徊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
7、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4.完成导学案。板块四:总结提升,实现迁移1.对于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本节课,我们认读了本单元生字词,熟读课文,收获颇丰。其实,单元整组学习生字对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坚持每天多读多练,加以巩固,将基础打牢。3.课外拓展:(1)课下继续朗读课文,熟读生字词,巩固生字。(2)推荐阅读:黄果树瀑布三峡之秋荷塘月色第五单元 了解按一
8、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基础大闯关本单元学习要点: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A类:1.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2.抄写生字词。B类:特别报道日出东方。C类:推荐阅读:黄果树瀑布三峡之秋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正确朗读海上日出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等4篇文章,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初步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梳理每篇课文的描写顺序。1.正确朗读海上日出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等4篇文章,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初步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梳理每篇课文的描写顺序。板块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1.师:上课前,我想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你
9、有哪些学习收获?预设:生1:了解了本单元的主题以及学习要求。生2:梳理了本单元重点字词的读音。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清楚感知到本单元是习作单元,编排了两篇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双龙洞以及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板块二:阅读课文,梳理内容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读懂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2-4课两遍,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思考:每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读课文题目,有时根据题目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海上日出:课文主要写巴金爷爷在海上所看到的日出景象,十分的美丽壮观!记金华双龙洞:课文主要
10、写了叶圣陶爷爷在游览金华的双龙洞时所看到的景象。颐和园:课文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象。七月的天山:课文描写了作者骑马进入天山一路的所见之景。2.引学海上日出,梳理课文主要内容。(1)师:课文哪句话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2)谈谈对“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句话的理解。“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这句话的意思是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3)海上日出是如此的美丽、壮观!那么,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文章中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色。)(4)引导思考:作者在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那么第
11、2-5段分别描写了几种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生动地写出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预设:生1:我认为描写了两种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分别是晴天时和有云时。2-3自然段描写了晴天时的海上日出景象,4-5描写的是有云时的海上日出。启发思考:同学们读一读,4-5段的天气情况有什么不同之处吗?作者是怎么说的?生2:第4自然段写的是海上多云时,而第5自然段是写海上有黑云时的日出景象。点拨:这篇文章脉络很清晰,第2-3段描写的是晴天时的海上日出景象,第4-5自然段都写了有云时的日出。在有云时,作者又写了两种情况:多云时和有黑云时。生3:作者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生动地写出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的
12、。3.在学习海上日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梳理记金华双龙洞的主要内容。过渡:接下来我们将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的金华去看看双龙洞。(1)(出示金华双龙洞图片)师引导:叶圣陶爷爷游览过这儿,写下了一篇游记。(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2)了解课题中的“记”的意思。(记,即记录的意思)师: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记录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板书:游记)师:接下来就请你默读课文,试着找一找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双龙洞的?把课后第一小题中的路线图补充完整。(课后题第一题)课件出示: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预设: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叶圣陶爷爷是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双龙洞的。他的游览路线是
13、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3)启发思考:再读一读文章,你能对照着路线图,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说一说每段主要写了些什么吗?预设:生1:我认为文章的2-3段介绍的是去双龙洞的路上所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描写的是洞口,第5自然段描写的是孔隙,第6-7自然段在描写内洞的景物,第8自然段是描写作者出洞。生2:我认为第4自然段除了描写洞口外,还描写了双龙洞的外洞。教师追问:那课文的第1段在写什么呢?生3:第1段交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时间和地点。启发: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分段依次介绍了所看到的各处景物。第1段交代了游览双龙洞的时间和地点。第2-3段描写了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4段依
14、次写了洞口和外洞。第5段重点描写了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第6-7段描写了双龙洞的内洞。最后第8自然段简述了作者出洞的情况。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各处景物所对应的段落,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找到的呢?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预设:课文中写到“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走进去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就到了内洞”“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我是从这些句子中发现的。板块三: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过渡:游记,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也叫移步换景。刚才,我们一起梳理了游金华双龙洞的游览顺序,现在请大
15、家自己读一读颐和园七月的天山,梳理这两篇文章的游览顺序。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路线。 2.交流反馈。(1)颐和园: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2)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板块三:回顾方法,总结课堂今天我们了解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如何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第五单元 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海 第1段:交代了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地点 颐和园上 第2-3段:晴天时的海上日出景象。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日 第4-5段:有云时的海上日出景象。 七月的天山出 第6段:表达了作者观看日出时的感受。 进入天山再
16、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游览顺序)A类:1.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B类:专题片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徐安探访双龙洞C类:选择一篇课文绘制思维导图。第三课时 重点讲练(1)1.继续学习海上日出,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了解课文是按太阳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学习怎样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展开描写。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1.了解课文是按太阳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学习怎样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展开描写。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板块一:复习导入,直奔重点1.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跟
17、随作者巴金,一起去欣赏一幅美丽的“海上日出”图。(板书课题:海上日出)1927年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上日出,请你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填填空。课件出示: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 观看日出的情景,具体描写了 时的日出和 时的日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象的 。预设: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具体描写了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晴天时、多云时、有黑云时)引导:文章的结构就好比人的“骨
18、架”,对整篇文章起着支撑作用。作者为什么对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所用笔墨最多呢?交流: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在写日出,2-5段是日出时的景象,需要具体来写。时间地点和感受并不是重点。3.师:作者重点描写了晴天和有云两种天气下海上日出景色,而且在有云时又分成了多云和有黑云两种情况进行具体描写。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板块二:再读课文,领悟写法过渡:当天气晴朗时,海上之景一览无余。默读课文2-3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晴天时海上日出的?(一)颜色变化1.引导:请大家默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出颜色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勾画描写颜色的词语。2.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19、。预设:生1:作者分别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变化和日出时太阳的颜色变化,通过“一片浅蓝”“一道红霞”“红是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有了光彩”等具体描写,体会到了日出前后景色的变化,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丽、绚烂。启发: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太阳颜色是什么样的?和巴金描写的有什么不同?生2: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白色刺眼的,看不清楚,但日出时的太阳是红色的,红得可爱。点拨:难怪我们有时会说“日出时的太阳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如此美丽的海上日出之景,谁不为此沉醉呢?请你读一读2-3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体会描写颜色的词语给你的感受和好处。3.学生朗读体会。(二)位置变化1.引导:日出时不仅颜色是变
20、化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出时太阳的位置变化的?我们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抓住表示位置的词。交流:刚一开始只是“出现小半边脸”,随着“努力上升”,最终“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这些词写出了太阳位置上的变化,展示了日出时的过程。2.启发: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句子,请你用心品读,注意句子中加点部分,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课后题第二题)课件出示: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交流:“负着重荷似的”“努力上升”这样的描写,让我觉得太阳很费劲、很用力,而“冲破”和“跳出”又让我觉得很有力量。启发:你所抓住的这些
21、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交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品析句子:1.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2.体会加点部分写出了什么特点。 3.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3.小结: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准确的语言表达,文章就会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三)光亮变化1.引导:在整个日出的过程中,太阳的光亮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交流:从“没有亮光”到“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光亮越来越强烈,甚至刺得人眼睛发痛。2.启发:想象一下平时看太阳的样子,谁再来说一说?交流:我感受到了光芒万丈,太阳完全升起来了。3.师:从红彤彤的旭日到瞬间散发出夺
22、目的光亮,太阳照射着整个天空和海面。这样的视觉冲击是多么的壮美呀!就连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4.引导: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从颜色、位置、光亮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写海上日出的。(板书:颜色、位置、光亮)作者抓住这些变化来写,好处是什么?交流:写出这些变化,能够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海上日出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5.小结:随着太阳的升起,景象是有变化的。巴金爷爷在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时,就是抓住颜色、位置、光亮上的变化,让我们身临其境。在今后的写作中,当你需要描写动态景物时,也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板块三:独立自学,加深感受1.师:刚才我们通过学习2-3自然段,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从三个方
23、面来描写晴天时日出的壮观和美丽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有云时的海上日出的?接下来请你自学4-5段。2.全班交流。(1)多云时的海上日出。交流:有云时,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描写海上日出,分别是多云时和有黑云时。多云的时候,是不能像晴天时那样清楚地看到日出的。太阳会走进云层当中,透过云层射下来光线,照到水面上,分不清水和天。小结:作者抓住了多云时的光亮特点,写出了阳光直射水面的景象,为我们描写了一副耀眼夺目的画面。此时天和水都被明亮、灿烂的光线照射着,目之所及皆是一片光亮。(板书:直射水面)指导朗读:教师出示图片,请大家体会着朗读,感受作者描写的画面。(2)有黑云时海上日出。交流:当太阳在黑云中时,因为云
24、层很厚,光照射不出来,只能照在黑云上,就像被镶了一层金边。但当太阳从黑云后面出来后,光线一照,黑云就被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引导:作者在描写有黑云的日出时,抓住了颜色这个方面,写出了从“镶上金边”到“染成紫色或者红色”的变化,展现了有黑云时日出景色的绚烂多彩。(板书:镶上金边、染成紫红色)小结:在描写有云的日出时,巴金爷爷并没有像描写晴天时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最主要的特点进行了描写。无论晴天还是有云时,海上日出都给人带来了壮观、美丽的感受,这种自然美景真可谓“伟大的奇观”啊!(板书:伟大奇观)板块四:引导发现,总结写法1.师引导:让我们再次阅读全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再一次去感受
25、巴金爷爷所描写海上日出的美景。2.生自由读全文。3.引导:刚才我们回顾了全文,再次感受到了不同天气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下面请你结合关键词,再次想象着画面,说说海上日出的景象,体会这些词语在描写日出时的好处。(课后题第一题)4.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2)齐读这一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提问:把“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换成陈述句,该怎么说?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把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由此,你觉得结尾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5.总结:要想写好景物,
26、就要像作者一样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表达真情实感。第五单元 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讲练(1)16 海上日出 颜色晴天时 位置 光亮 伟大奇观 多云时 直射水面 有黑云时 镶上金边 染成紫红色A类:1.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B类:结合课文内容,给家人说说海上日出的景象。C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日出,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请你观察一下日落的景象,试着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将你所发现的日落之美写在日记本上吧! 第四课时 重点讲练(2)1.继续学习记金华双龙洞,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2.感受双龙洞各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43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6雷雨_人教(部编版)(2016) (共2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