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单元练测 粤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单元练测 粤教版必修3 2014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粤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单元练测建 议 用 时实 际 用 时设 定 分 值实 际 得 分150分钟 150分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悭()吝 煞()费心机前拥后簇() 高矮参()差B.菡()萏 扑朔()迷离倏()来倏去 鼎()足而立C.脖颈() 绮()丽多彩虚无缥缈() 战栗()D.牝()马 云气氤氲()笙()管齐鸣 当()之无愧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B.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C.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
2、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D.三十年前我在扬州工作,三十年后我调到深圳工作,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有的尚未插秧田里面积水盈盈微风吹过,波纹如绉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有的刚刚插下了秧A. B.C. 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2分)刘汲字直夫,眉州丹稜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
3、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砦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馀从便。”得敢
4、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掎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陴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 款:缓和B.公纯难之 难:诘难,责难C.寅出午反 反:通“返”,返回D.敌大至,汲死之 死:为而战死
5、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麾其众阵以待其听送其家B.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C.诏下以去年十二月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6.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3分)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A. B.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是诏令到
6、达的时间过长,议和之后没见退兵。B.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但是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哭。C.刘汲为了坚守城池,召集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留下来,所得敢死战士有四百人,让做官的人把家人送走,众人都感动佩服。D.赵宗印从小道隐蔽行军,随后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军队布阵来等待敌人,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殊死战斗。8.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
7、 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琴 歌李 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渌水、楚妃:琴曲名。清淮:地名,地近淮水。(1)诗人借听琴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李颀有多首描写音乐的诗,可与白居易、李贺等人的作品相媲美。 本诗写琴歌未从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烘托。请结合全诗举两例作具体分析。(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
8、 题,多选只按前3小题计分。)(6分)(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2)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3)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4)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出人头地与衣锦夜行易小明衣锦夜行是讲一个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晚行走,没人看见,有不值得的意思。在德国,收入多,交税多,收入少,交税少,富不傲穷,穷不妒富,大家相互尊重,相安生活,自然而然。由于德国的富有者不显山露水、招摇
9、过市,所以说,他们像在衣锦夜行。可是,爱面子的中国人,却特别渴望衣锦还乡。如果有钱了,就非得让别人知道不可,否则,就像是白富了。富人不仅要衣冠楚楚,更要前呼后拥。在街上,一看那大腹便便、高昂着头、前呼后拥者,十有八九就是个当官的或者是有钱人。但在德国要进行这种有钱与否的判断却相对较难,个个都文质彬彬、气宇轩昂,富不彰富,穷不显穷,不了解底细,从外观上你根本不知道谁拥有万贯家财。 德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实现领域主要划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差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所以,他们能够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这样,生产力发展当然也很快,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强调自由和平等(当然
10、,这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而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实现领域则主要划定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它注重人与人的差别,强调人对人的征服、改造,希望能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所以,中国人崇尚内圣外王,其社会关系的历史更替也较为频繁,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讲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其实,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它的提出是以人的差异、矛盾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内心世界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二是人与人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正因为个人的内心世界存在着恶念、存在着不善的一面,所以才提出人需要内在修养,从而达到内圣。也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
11、在着分离、对立和斗争,存在着邪恶,所以才要求外王,达到天下太平。因此,个体自身善恶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和斗争,客观上为传统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实现、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用武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内圣外王的实现也不是追求一种客观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不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而仍是追求一种差等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上智下愚的稳定,是君子之德对小人之德的风化。所以,内圣外王的实现也仍是一种安定的差等社会的实现,是有序差异对无序差异的取代,所以,中国社会是一种差等结构。 在中国传统差等社会结构中,天生缺少人人平等理论,更没有人人平等的社会实践基础。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在差等社会结构中具
12、有一定的地位之后,他才算得上一个人物,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如此,他就得不断地“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不是指学科学文化,而主要是学如何“仁爱”,如何有德,如何做人。只有通过“学”,他才会悟,才会出类拔萃,从而出人头地。可见,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这样与差等社会结构相互支撑、互为表里的。在孔子眼里,大禹、文王都是有德之人。孟子也强调举贤授能。荀子也提出:“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唯其学乎!”所以,在中国历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仕则达”的思想。 可见,在传统中国人眼里,人生价值的实现意味着显耀,意味着特殊,意味着与一般百姓的不同不仅是
13、经济收入方面的差异,还有权力、地位、名声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三字经有“少而学,壮而行,上至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继于前,裕于后”之论。这里的“泽”“扬”“显”“继”“裕”都充分表现出人们对社会差等优势的承认、崇拜和追求。这也就是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成为人们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根本出路和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促人进取,但更多的是带来内耗。 综上所述,一种行为,一种现象,总有它深刻的文化根源。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以这样的速度,三十年赶上像德国这样的世界先进国家也许不成问题。但是,要维持这样的速度,仅仅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恐怕很难,还必须从文化的变革中寻求一种恒久的支撑力量。 (选自书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课件:专题1 拼音与汉字 (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