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提升练课件:二十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文化常识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提升练课件:二十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文化常识 2022 高考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配套 提升 课件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文化 常识
- 资源描述:
-
1、二十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时男子20岁,需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B.丁父忧,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需要辞官守孝。C.征,指的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D.上巳,指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解析】选C。C项,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沿海一带。B.
2、“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解析】选C。“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各省省城举行”。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理寺,中国古代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C.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
3、者,则称某官知制诰。D.权,古代表示兼代某一官职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领、署、知、摄、行、判、守。【解析】选D。D项,“知”,主持,掌管。不是代理、兼任的意思。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取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B.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如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C.弱冠、及笄,古代分别指男子和女子成年的年龄,男子加冠和女子插簪是成年的标志。D.“日昳”对应的是古代采用地支计时方式十二时辰中的“未时”,现在指13时至15时。【解析】选A。A项,“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表述有误,其中的“隋
4、文帝”为“谥号”,需要强调的是,庙号一般常用“祖”和“宗”字,不用“帝”来取名号。故选A。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代,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解析】选A。A项,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
5、钦差大臣主持。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兖州,地名,古代九州之一。九州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尔雅周礼等九州的分别。B.石头,石头城,本金陵城,孙权重筑改名,城负山面江,当交通要冲,六朝为建康军事重镇。C.邑,食邑,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俸禄,秦后受封人对土地有绝对统治权。D.赙钱,“赙”,指拿出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赙钱”,指为帮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解析】选C。C项,“秦后受封人对土地有绝对统治权”错误,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的角度分析,秦朝之前受封人对土地有统治权,秦朝后这种统治权被削弱。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6、分)()A.进士,指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B.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各级政府发布命令。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也称“致事”“致政”。D.秩,本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解析】选B。B项,“各级政府发布命令”错,应为“皇帝发布诏令”。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优”,本义指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如柳敬亭传中提到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B.“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C.“顿首”,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7、。行礼时,头碰地即起。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没有豕、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解析】选D。“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羊和豕,没有牛。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B.“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称其为光武皇帝,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直接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68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