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导学案: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节 小说阅读 课时1 分析综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导学案: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节 小说阅读 课时1分析综合 2014 高考 语文 二轮 提优导学案 第三 部分 现代文 阅读 第二 小说 课时 分析 综合
- 资源描述:
-
1、课时1分析综合自 主 学 习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 小说的线索有什么作用(1) 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2) 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2. 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哪些角度分析(1) 结构构思(情节发展);(2) 揭示主题(内容);(3) 塑造人物形象;(4) 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3.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哪些角度分析(1) 渲染气氛;(2)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3) 暗示社会环境,表现主题,照应标题;(4) 推动情节的发展;(5) 交代
2、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4. 小说开篇和结局的作用,分析时要注意什么(1) 小说开篇手法: 巧设悬念; 铺垫伏笔; 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作用: 引起读者的思考; 引出下文的情节; 突出人物形象; 点明线索,呼应标题; 揭示主题。(2) 小说结局 出人意料的结局:a.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悲剧结局:a.能更好地深化主题;b.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c.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大团圆结局:a.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b.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c.凸显出的美好
3、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戛然而止的结局: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5. 小说情节的内容如何概括(1) 注意时间、地点,根据时间的阶段性划分段落并概括小说情节。(2) 注意情节的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根据故事的发展概括情节内容。(3) 注意关键语句,寻找能够总括或暗示情节发展(或层次划分)的关键语句。(4) 注意文章线索,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段落层次。6. 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想像、联想、象征、对比、衬托(正面衬托、反面衬托)、铺垫、悬念、倒叙、插叙、详略、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衬托)、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细节描写、白描及各种修辞手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511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秋(新人教部编版)(毕节专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共2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