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8 综合性应用之语言创作类突破(二)(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向18 综合性应用之语言创作类突破二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 18 综合性 应用 语言 创作 突破 解析 备战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考点 上海 专用
- 资源描述:
-
1、考向18 语言创作类试题专项突破(二)考点解读【考纲要求】 1、能根据设定的情境,对各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或整合,并作出判断、比较或评价等。 2、能根据设定的情境或结合教材中规定的名著阅读篇目,完成相关阅读、表达任务。重点考向【信息提取类】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把它说得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把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方法总结:1提取中心句法2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3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4点示要素法: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
2、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的形式来点示。5整体归纳法: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理解、认识、感想类】方法总结:答题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做(自身)第一步“是什么”,即捕捉材料的关键信息,对信息逐条分析,避免遗漏。第二步“为什么”,即依据材料联系教材知识,从教材中找出的观点必须紧扣材料中心。注意语言精练,力求简明扼要。第三步“怎么办”。如果材料谈的是存在的问题,结论中一定要指出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的方针政策和解决办法;如果材料谈的是成就,一定要针对成就谈经验、畅想未来。第四步“怎么做”。结合自身实际。【启示类】解题思路:分析材料抓关键词语,看文中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错误。回答问
3、题写出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和如何学习好的如何摒弃坏的。注意多向思维,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多角度组织出完整、有序的答案。注意:针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与要求可从以下角度选用。(1)社会责任角度:自觉履行息民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民族精神角度:弘扬民族精神(展开)。(3)情绪角度: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境。(4)意志角度:承受挫折,战胜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5)道德角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品德修养,培养优良品德,提高道德素质。(6)法律角度: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行
4、为作斗争。(7)生活方式角度:学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8)素质教育角度: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9)环境角度: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积极宣传环保。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10)资源角度: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遵守资源的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典例引领(一)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提信息】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
5、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1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3分)材料一:_材料二:_【谈理解】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
6、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3分)_【言心声】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3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2分)_1. 示例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示例二: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示例一:“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示例二: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2示例:我国
7、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 2分,答对2点给3分。) 3示例: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答到1点给2分,答到 2点给3分。) 考点过关(二)【材料一】辞海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科幻小说”的定义如下: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辞海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
8、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材料二】有不少科幻迷将科幻小说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未来技术、未来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小说;软科幻则是将自然科学作为故事背景,其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科幻小说。2015年8月,我国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雨果奖,美国作家乔治马丁说:“如果你喜欢科幻小说中出现更多的科学元素,三体应该是你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你喜欢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的话。中国背景很令人着迷,而且小说很干净、紧凑。”【材料三】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
9、时响起了敲门声某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幻小说,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1阅读材料一,你可以发现辞海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都将“_”、“_”和“小说”作为定义“科幻小说”的关键要素。(每个空格填一个序号,4分)A科学B哲学C物理学D幻想E真实F逻辑2 阅读材料二,依据乔治马丁的发言,你认为三体会被读者归为_小说。(填序号,2分)A硬科幻B软科幻3阅读材料三,分析将这段文字视作科幻小说的理由。(4分)(1)人物、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据此,将这段文字视作小说的理由是:_(2分)(2)结合材料一,将这篇小说看作“科幻类”的理由是:_(2分)【答案】 1.A;D(4分,每个空格
10、2分);2.A(2分) 3(1)这段文字中有人物:一个人;有情节: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坐在房间里,听到了敲门声;有环境,地球、房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符合小说三要素(2分)。 (2)“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这是幻想,不是现实;从目前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来看,人类是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2分)。 真题过关(2022上海松江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同学们发现语文课要求阅读的许多名著书目都与英雄有关,但是同学们对于“英雄”的认识各不相同,大家打算举办一次“何为英雄”的主题班会,交流分享对英雄的认识。1为了筹备主题班会,班委会对班级42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是根据
11、同学们对“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的回答结果所作的数据统计:根据上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该班同学了解的中国古代英雄比中国近代革命英雄多。B该班同学了解的作品中虚构的英雄比中国当代英雄少。C该班同学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古代英雄。D该班同学了解最少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当代英雄。2同学们为主题班会设计了一张海报,请根据海报内容和班会主题把宣传语补充完整。何为英雄?_3班级同学小A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曾经主动申请前往一线抗疫,大家决定要在班会课上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她,听听她对于“何为英雄”的看法。以下是同学们草拟的采访问题,请你筛选出其中不合适的两项()A你在医生这个行业干了几年?B你为什么主动报名
12、前往一线支援抗疫?C您觉得英雄的评价标准是什么?D您最欣赏的英雄是谁?E您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4班会课上,班长请你结合名著阅读篇目,简要谈谈自己对“何为英雄”的看法,请完成一篇100字以内的演讲稿。可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选其一)【答案】1D2梦想追逐者;平凡岗位上的努力前行者3AE4符合题意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结合“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的调查数据可知,同学们了解的最多的英雄类型是中国近代革命英雄,超过15个,其次是中国古代英雄,在10到15个中间,再次是作品中虚构的英雄,是10个,最后是中国当代英雄,少于5个。故D表述正确,选D。2本题考查宣传语
13、。答题思路:扣住“何为英雄”这个问题,观察海报,回答这个问题,补全宣传语。从海报上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从左向右,有拿着公文包的白领,吹着号角的军人,拿着工具的工人,拿着锄头的农民,拿着显微镜的医生,拿着书本的教师。他们都是英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因此可以补全宣传语:各自岗位上奋力拼搏者。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结合题干“听听她对于何为英雄的看法”可知,要扣住“什么是英雄”这个中心问题去设计采访问题,B中“主动报名前往一线支援抗疫”本身就是英雄的行为,和题干中心问题相关;CD中直接有“英雄”二字,和中心问题相关;AE两项是关于职业从事年限、家庭教育,和“何为英雄”这个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故选A
14、E。4本题考查演讲稿。答题思路:围绕“何为英雄”这个中心,结合所给名著内容,完成100字以内的演讲稿。注意演讲稿的形式,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正文;结尾(如:谢谢大家)。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英雄是有着顽强意志、一心奉献的保尔;是嫉恶如仇、敢打敢拍的水泊梁山汉子;是为了家国、民族能忍受一切苦难的红军战士;英雄更是在各自岗位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每个从业者,英雄可以是每个人,可以是我们自己,努力吧!奋斗吧!热爱吧!谢谢大家。(2022上海黄浦九年级期中)【材料一】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
15、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材料二】今年4月,某中学的“读书节”方案中,设计了以下活动:(1)“走近名家”:请著名作家给学生现场讲他们读书的故事,激发阅读兴趣。(2)“交换书册”:同学们在规定的主题下互相交换阅读图书,增加阅读量。(3)“手绘心声”:各班举行读书小报的设计比赛,记录阅读后的感受。5设计活动:(1)下列不适合作读书节宣传的两项是()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5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