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 鉴赏诗歌的语言-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浙江专用).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9 鉴赏诗歌的语言-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浙江专用 考点 鉴赏 诗歌 语言 备战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浙江 专用
- 资源描述:
-
1、专题09 鉴赏诗歌的语言(2022浙江衢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学习任务。刘伯川席上作明杨士奇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注释杨士奇:明代大臣。他十四五岁时去拜访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应刘伯川之请而作此诗。琼瑶:美玉,这里指冰。这首诗调动了我们哪些感官去想象诗中的情境?结合诗句分析。(写出两种即可)【答案】示例:调动视觉,诗句中的飞雪、溪山、梅花等景物,让人仿佛看到青山红梅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调动触觉,“寒气侵入骨”,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冰天雪地里刺骨的寒冷;调动听觉,“溪山深处踏琼瑶”,让人仿佛听到踏碎冰雪的声音;调动嗅觉,“贪看梅花过野桥”,让人仿佛被
2、梅香吸引,一路踏雪寻梅;调动味觉,由“酒未消”联想到唇齿间尚留酒的醇美滋味。【解析】本题考查感官理解和分析。根据“飞雪”“溪山”“梅花”等景物和“贪看”可知,调动了视觉;根据“踏琼瑶”仿佛听到踏碎冰雪的声音。可知,调动了听觉;根据“寒气侵入骨”仿佛感受到了冰天雪地里刺骨的寒冷。可知,调动了触觉;根据“酒未消”容易使人联想到唇齿间尚留酒的醇美滋味。可知,调动了味觉;根据“梅花过野桥”仿佛诗人被梅香吸引,一路踏雪寻梅,可知,调动了嗅觉。(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古诗阅读。鄱阳湖吴国伦欲向匡庐卧白云,宫亭水色昼氤氲。千山日射蛟龙窟,万里霜寒雁鹜群。浪涌帆樯天际乱,星临吴楚镜中分。东南岁晚仍鼙鼓,莫
3、遣孤舟逐客闻。注释选自明诗观止。本诗是作者被贬江西时游庐山经鄱阳湖写下的咏景诗。吴国伦,明代文学家。匡庐:即庐山。蛟龙窟:指鄱阳湖。鼙鼓:战鼓。这句指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一事。“浪涌帆樯天际乱”中的“涌”,有的版本又写作“拥”。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答案】示例1.“涌”更好。表现出鄱阳湖波涛翻腾激荡,以致把船顶起的雄阔气势,示例2.“拥”更好。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把帆船拥入“怀中”的景象,突出了风浪之大。【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浪涌帆樯天际乱,星临吴楚镜中分”的意思是波涛汹涌,帆倒桅杆断折,吴楚分野的星空映在镜一般的湖水里。“涌”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来,引申义是像
4、水涌出。这里用“涌”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鄱阳湖波涛汹涌的气势。“拥”本义是抱,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风浪把船抱入怀中的情态,突出风浪大的特点。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纵观近年来新课标中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 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
5、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的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的日渐流行。中考语文11种诗歌鉴赏常见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此类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2悲壮慷慨。此类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3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4绚丽飘逸。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5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顿挫,一般为音
6、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6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7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8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9通俗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语言明白而流畅,往往一语道破,一语中的。10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11含蓄委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1(2022浙
7、江金华二模)根据要求答题。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夏日途中【唐】李廓树央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注释】蛱(ji)蝶:菜粉蝶。李廓,唐代陇西人,官宦之家。少有志功业,却困于场屋(科举考试)中。夏日已至,小语和小文邀请你一起从诗作中寻访夏日踪迹。小语:夏日诗作中,我最爱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中,“梅子金黄”、“杏子肥”、“(1)_”等将江南初夏的田园之景刻画得真是生动形象啊。小文:唐代李廓也曾在他的诗中写到夏日之景,“炎风”、“(2)_
8、”等,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夏日气息。我: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描写了夏日之景,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太一样,(3)_。(请分析两位作者各自抒发的情感。)(2022浙江宁波一模)【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渡易水陈子龙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注释】易水:河名,发源于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分别,前往刺杀秦王。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
9、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2022浙江宁波二模)【甲】塞下曲(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乙】南乡子清纳兰性德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注释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楼兰:汉代时地处西域的楼兰国,此处泛指敌国。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弯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3【甲】【乙】分别选择“天山雪”和“_”等自然景象,描绘了边塞_的环境特点。(2022浙江宁波一模)古诗阅读【甲】江上宋王安
10、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乙】江上宋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释】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4【甲】【乙】两首诗的前两句所写景物都有“静中有动”的特点,其中表现动感的一个词分别是“(1)_”和“(2)_”。(2022浙江杭州一模)古意唐韩愈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注释】玉井莲:传说华山峰顶有玉井,生千叶莲花。沈痾(k):亦作“沉疴”,指久治不愈的病。夤(yn)缘:攀援。七泽:相传古时楚有七
11、泽,后泛指天下泽塘。5根据诗歌内容填空。诗中描写的“玉井莲”具有_、_等特点。(2022浙江浙江二模)走访曝书亭,学习鸳鸯湖樟歌,完成下面学习任务。鸳鸯湖棹歌(二首)清朱彝尊(一)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二)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6赏词: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一字之妙境界全出。上面两诗中有加点词“卧”“荡”,请任选一词加以赏析。(2022浙江绍兴一模)秘色越器(唐)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注释秘色越器:即越窑背瓷。陆龟蒙,所处唐晚期,当时内忧外患、宦官专权、横征暴敛;
12、他举进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中宵:即夜半。沆瀣(hng xi):夜间的水气,露水。嵇中散:嵇康。品物7本诗是赞美越窑青瓷的诗作,王士祺评价诗的前两句“妙于形容”。请你就这两句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赞美越窑青瓷的。8(2022浙江宁波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不知今夕何。【注】张孝祥:生于明州鄞
13、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此词是作者被谗言所误革职,北归过洞庭湖所作。青草,湖名,北与洞庭湖相接。根据阅读体验,选出填入这首词中括号处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并阐释理由。A啸B笑选择( ),_9(2022浙江金华一模)古诗阅读暮春日宴溪亭唐成彦雄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苏溪亭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亭”在诗文中有许多别称,如“长亭”“短亭”“亭台”“云亭”等等,在中国诗文中“亭”承载着文人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情结。请结合上面两首诗歌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亭”这一意象在诗歌作品中的内涵。链接材
14、料: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0(2022浙江绍兴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其一)【宋】钱时坐拥云根兴未涯,江楼时复梦归家。庭前一点梅初破,近日新添几个花。读诗歌,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甲】子夜昊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乙】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
15、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注释】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砧声:这里指捣衣声。1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_、_、捣衣声等。1 “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初蝉、戏蝶等。 范诗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最后一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李诗“炎风”、“初蝉”等意象呈现了一幅夏日图景:诗中热风扑面,蝉声鸣噪,夏日炎热纷乱,作者以景衬情,抒发了科举失利,抱负难施的失意惆怅之情。【详解】(1)考查词句赏析。根据范诗首句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语文课件-一株紫丁香_苏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