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2.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课时训练粤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2.7 红楼梦 情节 波澜 课时 训练 粤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一、夯基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2)成功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其结果可想而知。(3)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A.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缘木求鱼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背道而驰C.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缘木求鱼D.背道而驰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解析:“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南辕北辙”一般只用于行动,跟目的相反的情形,适用范
2、围较小,“背道而驰”则可用于一切方向或目的等相反的事物或行动。“缘木求鱼”,比喻方向、办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解析:A项,一面和两
3、面不照应,“要激发这种潜能”应改为“能否激发这种潜能”。B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加“的”。C项,语序不当,最后一句应改为“均可在一夕间给企业造成大灾难”;或搭配不当,将最后一句改为“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遭遇大灾难”。答案:D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书中诗的悲凉意味。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A.B.C.D.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
4、语段,议论的话题是红楼梦中的两句诗。承接前面亮出诗句,不能把诗句选错了。从诗句说开来,由这两句诗联系今天,引出最想说的话,写出今天对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感受,以及对作者与读者一路同行的看法。答案:A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
5、役。答案:一是文化的教养二是社会的担当三是自由的灵魂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
6、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